一、引进概念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教师忽视小学生这个特点, 而单纯抽象地进行概念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在教长方体表面积这一概念时,为了使学生既避免把体积与表面积弄混,又看到面与体的联系,我不仅做了一个长方体的教具,还给长方体做了一个外套包在外面,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件事。防止了概念的混淆。我在外套的上、下,左、右,前、后六面涂上三种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启发了学生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规律:

两个红面:长×宽×2 两个白面:长×高×2 两个蓝面:宽×高×2

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在形象直观的启迪下,在步步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简便,加深理解。在长方体外套的背面,沿着长、宽、

高的数据,教师还画出了正方形方格,算出表面积后,再用背面的方格印证他们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这节课由于使用了直观教具,学生观察得清楚、明白,对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得清晰,掌握得牢固,教学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拿 12 支铅笔分给两个同学,一个给 5 支,一个给 7 支,分后问学生:“这样叫平均分吗?”答:“不叫”。于是教师把 5 支和 7 支合起来重新分,每人 1 支、2 支、3 支⋯⋯直到分完。结果每人分得同样多 6 支。这样学生再次亲眼看到平均分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这一概念的实际含义。然后教师又用 9 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 1 块,第二堆 2 块,第

三堆 6 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

这时,教师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 3 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教师再演示一遍, 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教师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 3 份,每堆先分一块,再每堆

分一块,这样分完,每堆正好 3 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 1 块、2 块、6 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 3 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是

一个折中数,又有个学生说:“从 6 块里拿出 3 块,其中的 2 块,放到原来

的 1 块那一堆上,另外 1 块,放在原来 2 块那一堆上,就都是 3 块了。”教师肯定了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过程,就是“移多补少, 总数不变”。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教师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最活跃最积极的时候,就是在已会的知识基础上启发诱导学习新知识之时。从

心理学来分析,无恐惧心理,学生容易活跃;无畏难情绪,易于启发思维;旧知识记忆好,容易受鼓舞;所以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教学效果好。我讲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时,就从整数乘以整数引进,边板书、边提问:以下这些算式是什么意思?

12×4 150×4

2100×4 1.5×4

0.8×4 0.5×4

2 ×4 1 1 ×4

9 2

在学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不过相同的加数不是整数而是分数罢了。这样从已知到未知,把整数乘法的意义迁移到分数乘以整数乘法的意义上的同时,巩固发展,深化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又如: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一上课教师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随后指着板书和学生谈话。

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解答? 答:用除法解答。

问: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答:另一个数是一倍数,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有几个 1 倍数,所以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所以用除法解答。

问:如果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不到一整倍时怎么说呢?

答: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师把原板书“几倍”擦掉, 改写为几分之几)

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如果用百分数表示,怎样说呢?

答:那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师又把板书“几分之几”擦掉,用红粉笔改为“百分之几”。

教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指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其实还是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说法变了、本质没变,是由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发展来的,仍用除法解答。必须看准哪个数和哪个数比较,问题的顺序就是除法算式的次序,再指板书课题, 第一个数是被除数,“是”字相当除号,第二个数是除数。只不过求的结果要用百分数表示。这样很快很自然就引进了新概念。以旧带新,也就是由已知到未知,这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除上面所举的由旧概念引出新概念以外,有时也用计算引出新概念。如通过小数除法的计算引出“循环小数” 的概念。从求出几个数各自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 等概念。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三)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数的大小比较。是用小鸡小鸭学具, 一一对比。如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第二只小鸡对第二只小鸭,⋯⋯直到第六只小鸡没有小鸭对比了,就叫小鸡比小鸭多 1 只。又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

“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 5 朵红花、再摆和红

花一般多的 5 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 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也往往是由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或集体研究演示学具得到许多认识,形成概念的。例如:讲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时,事先教师让学生准备许多一平方厘米的小方片,装在塑料袋里,用白纸画一个长 5 厘米、宽 3 厘

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 4 厘米的正方形。课上复习了什么叫作面积,什么叫作一平方米、一平方厘米等,以及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后,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书上长方形面积,然后用目测比较长、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学生交头接耳,课堂一阵活跃,有的说长方形面积大、有的说正方形面积大, 还有的沉默在渴望知道谁大谁小的情绪中。这时教师要求同学先用一平方厘米方片测量,再小组讨论,讨论好选代表到幻灯机前演示。学生立即投入到求“面积”这一新知识的探讨中。教师行间巡视,各组讨论得非常热烈积极, 在测量长方形面积时有的顺长摆 5 个一平方厘米,继而摆 3 排,也有的竖着

每排摆 3 个一平方厘米,一共摆 5 排,算出面积是 15 个 1 平方厘米,又讨论怎么算出来,最后让一位同学代表演示,列式为 5×3=15;3×5=15(平方厘米)。不少的小组表示意见一致,这时教师提出质疑,长和宽是两个长度, 怎么一乘就是面积多少的数呢?学生默默地想,仔细地分析,最后老师点拨了一下说:“计算面积前,已知道用面积单位,这个长方形长、宽都是厘米, 所以就得用 1 平方厘米来测量计算,并用红粉笔板书出“1 平方厘米”,然后重复学生的讲解,因为长 5 厘米,所以第一排就是 1 平方厘米×5,又因宽

3 厘米,所以就是 3 排,是 3 个 5 平方厘米,接续板书成:1 平方厘米×5×

3=15 平方厘米,宽是多少就再乘几。所以求长方形面积就是同学所讨论的结论:用长的数乘以宽的数,就是面积多少的数。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这样,概念的引出就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理解深刻、印象牢固。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也不易混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观察、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