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西域

为了切断匈奴“右臂”,也为了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武帝一再命张骞通使西域。

建元三年(公元前 138 年),武帝始命张骞通西域。张骞行程万余里, 历时十余年,同西域各国开始建立联系,归来后以所了解情况报告朝廷。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时,汉已设置河西四郡,由内地至西域交通畅通无阻,顺利地到达西域,加强了天山南北各族与汉朝的联系,同乌孙建立起和亲关系;并派许多副使随同张骞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地。从此以后,西域各地同中原地区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文化联系日趋密切,开辟了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为了保障汉使以及商队往来的供应和安全,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 年),西汉开始在邻近西域的酒泉、玉门(皆在今甘肃西北部)建立亭障。后来,把亭障延展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一带,并在天山南路屯田。每处有屯田兵数百人,设置卫司马和校尉戍守,兼护天山南北各国。从此,天山南北三十六国和乌孙都先后成为汉朝西北边疆之一部分。

① 参考《汉书·韩安国传》。

① 《汉书·匈奴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