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认识论与性三品说

董仲舒的认识论继承了孟子通过内省的途径,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模式,达到“天人合一”。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视反听”④,“察身以知天”①,即由内省的

① 《春秋繁露·顺命》。

②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③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④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⑤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⑥ 《春秋繁露·服制象》。

①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 《春秋繁露·楚庄王》。

③ 《春秋繁露·楚庄王》。

④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 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②。在名实关系上,董仲舒认为,“名”要符合天意。他说:“名则圣人所发天意。”③又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 天人之际,合二为一。”④名并非真实事物的反映,而是天意的反映。而且他还认为,“名”要符合“义”与“理”⑤。他强调的是“名”,而不是实。认识是以“名”为中心,他说:“欲审是非,莫如引名。”⑥“名”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可见董仲舒是用“名”去正“实”。显然“名”是第一性的,而实是第二性的。这是孔子唯心主义的“名实”论的发展。

董仲舒的认识论还认为通过祭祀能与神相沟通,使之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⑦。因此,他的认识论达到了神秘的程度。其所以如此,这是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分不开的。

董仲舒的人性论,异于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主张性三品说。他认为,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

⑧。他认为性是由天决定的,是天使人性有善、有恶。“圣人之性”善,“斗

筲之性”恶。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⑨,而“中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

⑩。他认为性是天生的质朴,虽可以为善,但并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然后

能善”①。即人性善是通过教育的结果。他认为,性好比田里的禾苗,善好比谷米。禾苗长大能结出谷米,而禾苗并不全都能长出谷米。善是从质朴的性中经过教育而成的,而性的质朴并非完全成为善②。既然民需要教化才能善, 而谁来实施教化呢?当然是统治者,即君王。君王是顺天之意来完成这项任务的。因此,董仲舒进一步提出“顺命”、“成性”、“防欲”的主张③。这种统治方术,继承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使之更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他着重教化,并提出“防欲”,比先秦思想家只讲“节欲”、“寡欲”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