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颜色观测

恒星的颜色是恒星的重要物理特征之一。《天官书》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恒星颜色的可靠文献,它给后世留下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书中所记的恒星颜色有:

质,白色;狼,白色;心大星,赤色;参左角,黄色;参右肩,苍色; 奎大星,黑色;南极,赤色;昴,白色。

质,即现代天文学上所谓的鬼星团,M34;昴,即今所谓昴星团,M45; 参右肩,即参宿七,猎户座γ星;心大星,即心宿二,天蝎座α星;狼,天狼星,大犬座α星。司马迁对上述恒星或星团的颜色描述都是正确的,和现代观测到的一致。奎大星为仙女座β星,红而较暗,《天官书》为适应五行配五色的理论,因而称之为黑色。考虑到中国有把深色的东西称为墨色的习惯,则奎大星之色也可算勉强符合实际。

不符合现今观测所见的有两颗星。一是南极,即所谓老人星,船底座α 星。现今所见为-0.86 等的亮度,光谱型为 F0,属黄白色。这与《天官书》所称“赤色”相差太远。这倒不是司马迁观测有误,而是因为这颗星的赤纬太低,对黄河流域的观测者来说,它显露在地平上的高度最多只有 5°左右。在离地平线这样近的地方,地面空气对星光的吸收比较利害,从而使恒星的颜色变得发红了。

因此,总的来说,我们对司马迁的恒星颜色记载的客观性是没什么可怀疑的。

这样,我们对唯一一颗其颜色记载与现代观测不同的恒星就必须作认真的对待。这颗参左肩,今名参宿四,猎户座α星。现今观测到的是颗 0.92 等亮度的红色的 Mα型星,而司马迁记其为黄色。在二千年中,这颗星从黄色变成了红色,这只能表明这颗星本身发生了某种巨大的变化。此事引起了现代天文学家的兴趣,对之作了许多研究,并因之又一次对中国古老的文化

遗产引起了赞叹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