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天水秦安县五营乡邰店村东。它保存了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即大地湾一期文化、仰韶早期、中期、晚期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对于探讨甘肃东部考古编年与序列,以及了解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发展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湾遗址总面积 32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平均在两米以上,是一处完整的原始部落居住遗址。1978 年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发掘后,揭露面积达 12000 平方米,清理房址 240 座、灰坑 328 个、墓葬 76 座、窑址 33 座、

壕沟 6 条,出土文物 7700 余件。

从遗址上看,早期的房屋是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结构分为居住面、墙壁、门道、灶坑等部分。居住面积一般为 20 平方米左右。中期的房屋和早

期的基本相同,只是面积有所扩大,有的达 60 多平方米。晚期房址以平地起

建为主,居住面积一般达 100 平方米左右,形制多为长方形,房柱及柱基也变得复杂多样。其中编号为 F901 的房屋,是迄今为止我国首次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殿堂式建筑。有大地湾三绝“第一绝”之称。这座建筑呈长方形,主室面积 126 平方米,除前后各有三道门外,两侧还各有一道侧门,周围还保存着断墙残壁,室内的两很大圆木柱早已焚毁,留下一堆木炭, 可见此殿乃毁于大火。大柱的圆周为 1.9 米,一个人抱不住。令人叹为观止

的是,殿内居然有土暖气,宫殿中央有一直径 1.5 米的大火塘,其烟道自地面下四方逸出,即使三九寒天,这里依然是满屋生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宫殿光滑平整的地面,虽经 5000 多年的岁月,其强度仍和现代高标号水泥和沙浆筑造的一样坚硬。人们简直无法相信,这种坚硬、光滑、保温、隔音的多功能高质量地面,竟是用当地的料礓石粉等原料混合而成,这种技术至今仍在当地农村广泛使用。在编号为 F411 的房屋地面上,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地画。地画用笔古朴、粗犷,不仅能巧妙传神地勾画出人物的不同特征, 而且人体结构比例也掌握得十分准确。据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大地湾地画的完美清晰程度和古朴简练的风格,当数我国仰韶文化遗存中罕见的珍品。F411 房屋地画,有大地湾三绝“第二绝”之誉。

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不见合葬墓,但有少量的二次葬。一般均有随葬品,放置在骨架的左侧方形随葬坑中。随葬器物组合多为葫芦瓶、圜底钵、夹砂罐。女性墓的随葬品往往比男性墓多一些。这说明,当时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尚未形成,人们还过着不十分牢固的对偶婚制的生活,而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孩子的墓就葬在房屋附近, 用陶瓮作葬具,上面盖上陶盆,盆中央打了一个小孔。据推测,这是由于相信灵魂不死的大地湾人,为死去孩子的灵魂留下的一个出入孔道。

在大地湾出土的生产工具,都是用石、骨、陶片等制成,其中以农业生产工具居多,这说明农业生产已是当时的经济基础了。在遗址里,还发现许多鱼镖和箭头,说明渔猎在当时还占有重要地位。

从大地湾出土的陶器来看,制陶业在当时已相当发达。在发掘的各类完整文物中,彩陶就有数千件。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陶器的内外沿上发现了奇特的彩绘符号,共有 70 余种。这些彩陶符号的发现,曾使郭沫若兴奋不已。他认为那些刻划标记“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子遗。”彩陶符号被誉为大地湾三绝之“第三绝”。大地湾陶器种类有汲水的、贮物的、做饭的。形状有圆底盆、小底盆、敛口钵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早期绘有变体鱼纹、钭三角夹平行线纹;中期相对半圆纹、变体鱼和乌相结合的图案花纹;晚期绘有变体蛙纹、二方连续旋纹的各类陶器,形成了大地湾陶器不容忽视的自身特点。现有数件为甘肃省博物馆一级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