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宝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 25 公里的大泉沟东岸,介于

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南北长约 1610 多米。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天黄沙,贯通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古丝绸之路上。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传说有个叫乐僔的和尚云游到此,忽然看到东边的三危山金光闪闪,迎着夕阳,仿佛有成千上万的佛在金光中显现,便认为这里是佛家圣地,遂募钱开凿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旅、官员纷纷在此修建佛窟,祈求路途平安。到了唐代已有窟龛 1000 多个。五代、宋、西夏、元又不断修建。

以后虽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留了各代石窟 492 个,壁画 4.5 万平

方米,彩塑 2400 多身,唐、宋木构建筑 5 座,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艺术宝库。如果把各个洞窟中的壁画连接起来,可以组成一条高 1 米,长 22.5 公里的瑰丽的画廊;如果把藏经洞里的经卷、文书、绢画连同莫高窟其它所有的珍贵文物放在一起来研究,就是一门浩瀚的“敦煌学”。现在,敦煌学已成为一门学科,拥有一支可观的研究队伍,出版有各种类型的书籍。

步入藻饰庄严、艳丽多彩、书有“石室藏宝”大字的牌楼,穿过林荫小道,只见一个个蜂窝鸽舍似的洞窟座落在砾岩上,上下排列 5 层,石窟坐西

向东,有大有小。最小的 37 窟,刚能把头钻进去;最大的 16 窟,面积 268

平方米;最高的 96 窟是从山脚开到山顶,高 40 米,外观像九层楼。石窟的造型,是中国化了的支提或毗诃罗石窟寺样式,将木构建筑和石窟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发展了窟檐和廊道艺术,形成了一种古朴庄重、奇妙独特的建筑风格。

登上水泥石阶,沿着新修的天梯,便可出入各个石窟。石窟里的彩塑均系木身泥塑,这是因为鸣沙山由砾石构成,石质脆弱不宜雕刻石佛。聪明的艺人们就地取材,创造了用当地“特产”芨芨草来包木头身架的泥塑,塑像造型优美、工艺精绝,不论是秀骨清像的北魏作品,还是面颊丰腴的唐代佳作,从小不盈尺的菩萨,到高 33 米的大佛,都给人以美感,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现编为 17 窟的“藏经洞”,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这里藏有从西凉建初元年到北宋至道元年,近 10 个朝代,500 多年的经卷、古籍、文书、绣画、铜象等 4 万多件。文字有汉、藏、梵、于阗、龟兹、粟特、突阙等;书类有手抄本、雕板印刷本、拓本等。这些稀世罕见的珍品,不仅时我国古代文献的补漏、校勘育很大的价值,而且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民族历史、对外交流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莫高窟最壮丽的是壁画艺术。壁画虽经历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但仍色彩鲜艳、线描清晰。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有飞天、伎乐、菩萨、仙女等,直乃“天衣飞扬,满墙风动。”壁画内容除佛经故事、本生故事、佛教史迹、神怪传说、帝王生活、装饰图案等外,还有大量的民风民俗画面。如狩猎、耕作、打鱼、收割、推磨、舂米、盖房等生产风俗画面;婚丧、嫁娶、旅行、行医、剃度、洒扫等生活风俗图景;车船、梨担、连枷、纺车、织机等交通和生产工具的形象描绘;有学校、酒肆、屠房、旅店、集市等场所的风俗场面;有亭台、楼阁、宫殿、塔寺、院落、桥梁等建筑图样;还有音乐、舞蹈、杂技、节庆等娱乐活动的生动写照,真是一部古敦煌民风民俗

的百科全书。

敦煌民俗在数万卷的敦煌写本中也有更详细的记载。敦煌写本是 7~10 世纪唐、五代人亲手抄录的,它未经过任何文字修饰,很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集中反映了古代敦煌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状态。从敦煌写本中表现的民俗内容来看,古中华民俗的各个领域,在古敦煌民俗资料中都有所反映,它是古中华民俗的缩影,但也有其地方性。如古敦煌人民居住在沙漠地带,对水和树的渴求便形成了关于水和树的心理活动和传说故事,名胜古迹也多以水和树来命名,著名的有悬泉、玉女泉、五色井、分流泉、半壁树、相恩树、三攒草、月牙泉、渥洼池等。又如丝绸之路的繁荣, 促使了敦煌市场的发育,形成了民间经商的习俗,也促进了服饰打扮的时代感。再如宗教的盛行,使民问盖房有画符咒的习俗,患病不求医而是求佛拜神等。

莫高窟的艺术、文物,历经时代的沧桑,特别是 1907 年~1925 年问,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所谓“学者”、“探险家”,对莫高窟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被劫走的写本经卷、木版印刷、绢画、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达数万件。

现在,莫高窟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下,成立了敦煌研究院,拨款对近400 个洞窟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维修。修建了水泥栈道,安装了铝合金门, 放置了玻璃屏风,窟内洁净清爽,壁画无恙,泥塑安祥,如今的莫高窟青容俊貌,又进入了一个鼎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