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雄关嘉峪关

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位于甘肃河西咽喉之地——嘉峪关市西南隅的嘉峪山麓。南面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面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两山之间夹有一条长 15 公里的峡谷地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九眼泉“冬夏澄清,碧波不竭”,东有繁华兴旺的酒泉郡,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和东西文化交流的要道,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当年,明朝征虏大将军冯胜奉命在河西修建关防时,发现了这块地方,连声称赞:“咽喉之地,地势天成, 此乃天助我也!”

嘉峪关初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 1372 年),后经弘治八年、正德元年、

嘉靖十八年等 200 余年的增修,形成了一座布局严谨,雄伟壮观的交通和军

事关隘。至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

嘉峪关是中国明长城关隘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它坐东面西,呈正方形, 面积 33500 平方米,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城壕等组成。

内城是嘉峪关的心脏。在明代,设有军事指挥机关。开始设守备司,后来设游击将军府。还设有检验出入关证件的机关,建有嘉峪公馆及仓库、夷厂等。

内城周长 640 米、面积 25000 平方米,城墙有青砖砌垛墙,每个垛墙设有瞭望孔。西面城墙的垛上,中部还有灯槽。内城有东、西两门:东门名“光化门”、西门叫“柔远门”,两门均有砖砌拱券门洞。两门之北侧靠城墙建有青砖斜坡马道、直通城顶。两城门之上均建有城楼,楼高 17 米,为 3 层 3 檐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楼内有木栏杆楼梯,楼中绘有飞天、山水、花草等。

南北城墙无门,墙头居中筑敌台,上有敌楼。城墙四角各建方形角楼一座,亦称戍楼,为哨位。下层向城内开券门,另三面开券式窗,入内可登楼, 楼上为平台,台四周设垛口,形如碉堡。登楼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戈壁瀚海,若断若继、忽隐忽现。

内城东、西两门均有瓮城回护,辟门南向,不与正门径通,益增关城幽深肃穆之威。东、西瓮城分别叫“朝宗”和“会极”。出西门瓮城 10 余米, 有道长方形重关,与关城并肩。关门西开,是古代出入关楼必经之门,上书“嘉峪关”三个大字。

在西瓮城西墙外 20 米处,筑有一道凸形罗城,全长 287 米,城顶砖砌垛

口 133 个。城上有一座关楼,楼上曾悬左宗棠题“天下第一雄关”匾,现已无存。城南、北两端现存箭楼各一座。

关城之东、南、北三面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外城。其西端与罗城南北两端相接,并连接长城,与长城成犄角之势。外城全长 1263 米、残高 3.8

米、基厚 2.3 米,城门东北有闸门,上有一座 3 间式门楼。外城广场内,早年建有街道、驿站、店铺、饭馆、车马店和庙宇,现仅存文昌阁、戏楼、关

帝庙牌楼、墩台等。

西出关门,约百十步、有一高 3 米、宽 0.85 米的石碑,碑上刻有挺拔俊

秀的“天下雄关”四个大字,为清嘉庆十四年(公元 1809 年)甘肃总兵李廷臣所书。

嘉峪关建筑坚固雄伟、工艺精绝,浸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当地流传着“定城砖”、“击石燕鸣”、“冰道运石”、“山羊驮砖” 等故事,十分有趣感人。

定城砖,是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官张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张不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置放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张不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苛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他说:“那块砖系神仙所置,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

张不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

冰道运石,是指搬运嘉峪关巨型石条的传说。当初,修建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 2 米、宽 0.5 米、厚 0.3 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 眼看隆冬季节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这时,大家集思广议,想出了一个主意:从山上往山下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 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这个主意定下来后,大家就一齐动手, 果然很顺利地解决了运输问题。从此以后,工匠们在夏季采石、冬季运输, 成千上万块石条,很快就运到了关城。

山羊驮砖,顾名思义,当然是指用山羊来搬送砖块的传说了。嘉峪关城, 墙高 9 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关西 40 里以外的地方烧制的。砖烧好后, 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背上去的砖却仍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有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看到了这个情景,心想,我得想个办法帮帮他们。他细心琢磨了一会儿, 灵机一动,解下身上的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是指发生在嘉峪关柔远门北墙的一段传说。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两燕出关,日暮,雌燕先归。及至雄燕飞回,关门己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之声,也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击墙有“啾啾”燕鸣声。以后,游人每至此,都要击墙听燕鸣,以至墙上击痕累累。为了保护城墙,现将击墙改为击石,即手持两石一碰,即可听到“啾啾”之声。嘉峪关城内,除了“柔远门”北墙角外,“光化门”北墙角、正门墙内南北角,以石击墙或两石相击,也会听到“啾啾”之声。这种现象是由于嘉峪关建筑结

构的特殊性造成的。这些地方的墙角是砖砌的,结构严密、墙表平实,墙体向上呈梯形倾斜,墙角呈喇叭状,下小上大。又由于人们所站的位置与墙壁的距离不等,所以以石击墙,或两石相击,就会发出连续的啾鸣回音。这回音由快变慢,由低向高,最后消失在空中,使人们听到似有一种“啾啾”的燕鸣声。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的燕鸣视为吉样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 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求吉,以至形成一种风俗。今天,人们击石听燕鸣,已成为来嘉峪关旅游的一项有趣的民俗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