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兰州早在情代就盛行元宵节张灯结彩、放焰火、唱太平歌的习俗,清光丙申(公元 1836 年)元宵节,甘肃布政使梁章钜乘兴游赏,与民同乐,他发觉“兰州府城西火祖庙,元宵灯火最盛。”火祖庙即今临夏路小学。此庙曾悬乾隆年间诗人吴镇撰写的对联,上联是:“钻燧木先春,食德饮和,且自披星朝赤帝。”下联为:“观灯天不夜,衢歌巷舞,何妨棒日待黄人。”上联歌颂火神教先民钻木取火使饮食走向文明的功德,下联描述兰州人观灯闹元宵的盛况。这表明兰州闹元宵的习俗跟酬谢火神,避免火灾的心理有一定的联系。

基于这种消灾免祸的善良愿望,座落于西关十字的陕西商号“泰源永”, 每年支银 200 两,精制花炮,于元宵节放焰火,也起到了扩大商号影响的作用。花炮粗如水桶,放置在十字街心,一到夜幕低垂,即引燃火线,刹那间, 焰火喷射升空,高达 20 多米,呈现出各种维妙维肖的图案,还夹杂着啁啾鸟鸣声,把夜空照得五彩缤纷,各路社火队也云集在这里,做精彩表演。

此时的街头巷尾,村前院落,兰州市群众还开展一种祈求太平吉祥、欢乐昌盛的唱太平歌娱乐活动。太平歌曲调古朴、粗犷豪放、歌词全系方言土语,伴奏仅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歌手不拘形式地站立高歌。开场时, 先以擂鼓、敲锣、打钹为前奏。等锣鼓一停,歌手即可引亢高歌。歌词内容有“三国”、“水浒”、“二十四孝”等历史故事,也有诙谐幽默的“拙老婆”、“灰老鼠”等段子,也有即兴现编,互相逗乐的歌词。歌手可独唱, 亦可对唱,一曲唱毕继续击鼓,以吸引歌手继续唱。唱到高潮时,一人高歌众人和,场面十分动人。太平歌从元宵开始,一直要唱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方止。

太平歌始于何时,史无记载,但清道光年间,兰州回族诗人马世烹(1809~ 1875)所作的《兰山竹枝词》组诗中就有“金钱再买乐如何,路转星桥灯火多。的是人间春不夜,满城都唱太平歌。”的描绘,足见元宵节唱太平歌的民俗之悠久了。

这种闹元宵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不过,现在的元宵灯会和唱太平歌可比清代繁盛多了。每年元宵节,兰州都要举办金城一条龙灯展,以五泉山万盏灯火为龙头,白塔山大型灯阵为龙尾,酒泉路、中央广场、张掖路、西关十字为龙身,各种花灯高高悬挂,争奇斗妍,将兰州照得如同白昼。兰州市

民一边观赏花灯,一边欣赏太平歌阵,直到清晨方归,回家后,还要采柏朵

(柏树枝叶),悬挂于门窗之上,并在每人鬓角别一小枝,直到遗失为止, 这叫“游百病”。

至于太平歌,现在已成为日常性的娱乐活动。如果漫步在兰州中心广场、滨河路,只见花坛内、树荫下,一些白发鹤颜的老年妇女,手执鼓乐、板子, 尽情高歌,引来众多路人,注足聆听。

兰州有些农村,在元宵夜还盛行“·元宵节· - 图1火堆”,即用麦草、破席烂筐点起一个个火堆,村民们依次从火堆上跳过,这一活动以妇女为多,意为消灾灭祸,祈求百事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