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奇观·

鸣沙山,又名“神沙山”、“沙角山”,是敦煌市以南 5 公里处的一座

沙山。它东起莫高窟崖顶,西至党河口,东西绵亘 40 公里,南北宽 20 公里。

最高处为后山之西南峰,海拔 1715 米。前山主峰海拔 1240 米,北峰陡峭, 势如刀刃,十分壮观。沙呈黄色。呜沙山的奇妙之处是:人从山顶下滑,沙随人体颓落,会发出鸣声。若是晚间登临下滑,不仅能听到沙鸣声,还能看到人体移动引起的沙粒摩擦所产生的五彩缤纷的火花。如遇烈日暴晒,即是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声。史载的“人登之即鸣”、“沙鸣声闻于城内”等就是这种奇观的写照。人们称这种景观为“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对于鸣沙山的轰鸣,当地还有几段传说。一说此地是古战场,有一天, 两军正在这里厮杀,一阵狂风卷来,千军万马全被流沙掩没,后来的沙鸣就是两军征战杀伐之声。还传说这里是古时的一个大村庄。有一年春节,全村正在闹社火,一阵狂风卷来,村庄全被流沙掩没,现在听到的鸣沙是当时的鼓乐之声。其实,鸣沙山的沙鸣,完全是沙漠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沙漠的高温季节,沙面温度高达 70℃左右,灼热的沙粒从陡峭的山坡上被人带动,就会发出响声。如果沙粒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石英和云母的变质岩,沙粒则大而硬,猛烈移动或受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就如雷鸣。而鸣沙山的沙粒正好属于后一种。所以敦煌写本对呜沙山的轰呜有“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风俗端午日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的记载。至今,每逢端午,敦煌民间还有齐滑沙山听鸣声的风俗。

更绝妙的是,在鸣沙山环抱之中,有一弯翡翠般的清泉,形如半月,名

“月牙泉”。泉水清澈如镜,泉边芦苇丛生,东西长 224 米、南北最宽处 39

米,平均水深 5 米左右,最深处的西南角在 7 米以上。月牙泉四周流沙拥积, 但千百年来从未被流沙吞没过,就是大风刮到这里,打一个唿哨,就卷走了。

人们对此奇观百思不解,于是又编出了三个颇为有趣的传说。

一说汉朝大将李广利征伐大宛国,取得天马回归。行至呜沙山下,口渴难忍,李广利引刀刺山,不见泉涌,正在焦急之际,忽见观音驾到,手执净瓶,倒出数滴仙水,念动咒语锁住沙龙,才形成了现在的月牙泉。

二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唐太宗送给她一面镜子,吩嘱她在十分想家时可拿出来照一照,全家人便会从镜子里出现。文成公主行至大漠时, 十分想家,便把镜子拿出来,想看看全家人,谁知举镜一照,镜子里除了自己的愁容外,什么也看不到。惆怅之际,随手将镜子扔出轿外。镜子在空中被雷雨击破,一半落在了呜沙山。形成了“月牙泉”,一半掉在了新疆,变成了“天池”。

三说,在和敦煌相距 800 多里的肃州城北有个海马泉,泉水极旺,常有马群来泉边饮水。马群中有一匹马禅骏无比,有人断言是北海龙王的乘骑, 名叫海马。当地有一朱员外闻听后心生歹意,想设计捉拿海马,海马一头扎入泉中。不久,泉水就干涸了。两年以后,朱员外家破人亡,只存一个外孙靠乞讨度日。一日,这个外孙讨要到鸣沙山,竟发现鸣沙山多了个月牙泉, 昔日的海马正在泉中游戏。从此,“肃州的海马泉变成了月牙泉,月牙泉边的沙子填了海马泉”之说越传越远,成了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

实际上,月牙泉的形成主要是得益于地下水源,而泉水又处于循环交替状态。至于从古至今,为什么没被风沙埋没,主要是因为鸣沙山属于环形丘, 南北两面的沙山高耸,吹进月牙泉的风,按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沙尘随风而走,不但落不到泉中,而且连泉周围山上滑下来沙子也被风力送到呜沙山脊上。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和鸣沙山“经宿风吹, 辄复还旧”的道理。

据说,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这里有船舸,泉边建有庙宇,泉里产铁背鱼和七里草,吃了可以长寿。因此,月牙泉又有药泉之称。当地有“铁背鱼、七星草、五色沙子三件宝”的说法。到了清代,泉南岸东南长 300 米、南北宽 100 多米的高台地上,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楼、

药王洞、经堂、雷神台、玉皇阁等殿宇 100 多间,景色十分幽丽。月牙泉最美的时候是在清晨,此时,天蒙蒙、水蒙蒙,月水一色。直至朝阳初露,澄波闪闪,钩月映霞,显得极为旖旎。月泉晓澈为敦煌八景中的一景。

现在,呜沙山下不仅建立了沙疗区,还建立了民俗博物馆,开展骑骆驼等旅游活动。凡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不仅能登山听鸣、休养治病、骑驼观景、泉边品茶,还可在民俗博物馆尽情领略当地民风民俗,真乃一举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