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驼队

民勤,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东邻武威市,西与金昌市毗连,东北西均与阿拉善左旗和右旗接壤。

民勤之名,是以吉祥字词组成的地名,取其“人勇知义、俗朴风醇、男耕女织、人民勤劳”之意。

民勤县东、北、西被腾格里拉大沙漠包围。以勤劳著称的民勤人民,在世世代代与风沙干旱博斗中,培养出一支支独具特色、闻名中外的驼队。

驼队,即由骆驼组成的队伍,是旧时贩运货物,驮运家眷的主要运输工具。唐代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描述,就是无数驼队,晃摇着发出清脆声响的驼铃,满驮着丝绸,行进在大漠丝绸之路的特殊风俗画面。

民勤驼队所经之处,大都是沙漠、戈壁和草原,往往数日不见人烟。因此每一驼队,必须有一两峰骆驼专驮帐篷、水桶、炊具、行李、皮衣等。有妇女小孩的,则在驼背上搭一驮轿,上有篷盖,像大篷车一样,可以在上面坐卧。路上日行 50 里,就有一个井头,可供人畜饮水食宿。也有数日无井头的地方,则必须驮上饮用水,骆驼可数日不饮、不食,照样行走如常。

驼队每 11 驼为一小队,俗称“一把子”。行走在驼队最后面的一峰骆驼, 颈项上或夹杆(驮东西的衬垫用两根木杆夹住,俗称夹杆)上挂个扁圆桶形的铃挡(即驼铃),以防夜间断缰走失。每一支驼队,必须由 1~2 人专管专

拉,俗称“驼把式”,以此为生的叫“骆驼客”,他们经验丰富,夜不迷途, 有的还可以在拉驼行走时睡觉。每只骆驼在行长路时,可驮重 100 公斤,俗称一个驮子。途中若遇狂风大雪,帐篷搭不起来,驼把式们就把骆驼拉成一圈儿卧倒,人们在圈中拂开积雪,铺上皮毛褥子和脚蹬毡,盖上大皮袄,睡在骆驼颈项下面,骆驼颈下的嗉毛就可把人完全覆盖,一夜不动,人就可以温暖地度过风雪之夜了。

据考察,民勤驼队,是由一家一户逐峰豢养,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在养驼高峰时期,驼户达千户以上,有骆驼 4 万余峰。每年夏、秋两季是骆驼的饲养季节,待到初冬(农历十月初),骆驼膘肥体壮之际,选其中青壮、乖顺者组队,这就叫“起场”。

民勤驼队走南闯北,足迹涉及半个中国,在长期的跋涉中,广吸百家之长,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一是夜行昼宿,避免了骆驼因吃霜冻草而引起拉稀的弊病;二是比较注重生活装备,除了御寒用品外,还创造了一种架锅的铁撑,起名叫“锔子”,解决了野炊时因锅底没有通风设置,容易窝火,饭煮不熟的困难;三是驼队起场时,要给骆驼灌大黄、黄连等药物,还有一套随时医冶骆驼疾病的针灸技术和养护措施。因此,民勤驼队虽经数千里征途,驼把式精力充沛,骆驼不落膘不疲乏,这就是民勤驼队闻名中外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