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庙·

继三阳川伏羲大殿后,明正德“十六年巡按许凤翔以祭祀不便,便复请立庙于此”——天水市西关。这是一处古柏参天、浓荫盖地、庙宇辉煌、亭角挑翘、布局严谨、清幽雅静的所在,委实有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初祖的宏伟气魄。

伏羲庙临街而建,两门三进,座南朝北,由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占地 3733 亩。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屋顶皆饰琉璃筒板瓦,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庙门首,有一单檐歇顶雄伟庄严的牌坊,凌空矗立在高 3 米、宽 6.5 米、长 17.6 米的台基上,周围以砖砌勾栏;大门 5 间、

进深 2 间、通长 17.6 米,悬山式,中央置宝瓶;正脊螭吻尾向内,背兽尚全,

有缠花壮丹。背部置剑靶以拒鹊,为清代之物。进门为前院,长 52.6 米、宽

32.8 米。

再进为仪门,进仪门即为中院,阔 32.8 米、深 58.6 米,主体建筑先天

殿高大雄伟,稳坐在院内正北方高 1.8 米、长 26.4 米、宽 13 米的月台上。殿宇重檐,琉璃瓦顶,饰螭首,顶上平脊两端有翘转向内的“鸠尾”。斗拱五铺、三抄、三平昂,刻卷和龙头。门扇饰透花金线艾叶纹。圆窗透花,刻二龙戏珠。障水板刻松鹿图,刻工精绝。殿身为双槽十架椽减柱结构,内有金柱两排 8 根,以象两仪,四象和八卦。上部绘河图。藻井顶棚等分为 64

格,绘 64 卦。大殿正中靠后有神龛,龛高 5 米,内有伏羲泥塑彩绘像。

先天殿后为第三院,有月门可入,正殿为单檐歇山顶式,面阔 5 间、进

深 4 间、通长 19.4 米,原杞神农,称神农殿,后曾有伏羲坐像,又称伏羲寝

宫。侧有朝房、碑房、庑殿、鼓乐亭。亭殿间原有古柏 64 株,是按伏羲八卦

推演的 64 个方位栽植的。现只存 37 株,还有唐槐 2 株,奇形怪状,俨然是一院人物,一幅画卷。庙东北有池,跨池有桥,桥畔有亭,名曰:“见易亭”, 原名“来鹤亭”,相传昔日有白鹤栖息其上。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传为伏羲诞辰)和农历七月九日(相传伏羲逝世日),都要在伏羲庙举办大型庙会,进行祭祀活动。这两夭,伏羲庙宝烛辉煌、香烟缭绕,千年古柏,挂满纸人,天水市及邻县群众扶老携幼纷至朝拜,并用纸人祈求治病消灾。也有不少港澳同胞、华侨前来寻根访祖,进行学术研究。天水市还组织盛大的文艺活动、物资交流活动,真乃人山人海, 土产荟萃,名吃云集,盛况空前。这种祭祀活动,现已发展成为每年 6 月 13 日的伏羲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