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的民间剪纸

中国剪纸,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以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的不断创新,使剪纸形成了一种意味隽永的艺术形式。庆阳剪纸,虽没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艺术与人民生活、生产紧密相联。

庆阳的剪纸,就其种类来说,有彩色和单色两种,彩色绚丽多姿、单色朴素大方,二者犹如春兰秋菊,各有风韵。从工艺上讲,有刀剪、刀刻、熏花三种。其中熏花系在剪纸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即把剪纸样放在一张白纸上, 喷上水,然后用油灯烟熏,熏好后,取下剪纸,其图案就原原本本留在白纸上了。以风格来分,有的简洁明快、干练有力;有的套色、染色,色彩艳丽; 有的构图巧妙、内涵深刻;有的粗犷豪放、淳朴浑厚。不论那种风格,剪下的人物和动植物,均形象逼真、感情丰富,具有立体感。

庆阳剪纸,以窗花为主,题材相当广泛。有喂鸡、放羊、读书、骑驴、赶车、走娘家、胖娃娃等反映劳动和生活场面的;有长寿桃、多子石榴、戏水鸳鸯、麒麟送子等寓意喜庆的;也有鲤鱼游莲花、喜鹊占红梅、猴子吃蟠桃、老鹰捉兔子、人开拖拉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还有戏曲人物和历史故事等。

每到秋粮入囤,农事稍闲,庆阳的妇女们便在针线之余互相剪纸凑趣, 并将剪纸的优劣作为衡量姑娘、媳妇勤劳智慧的标志。有的县至今保留有用剪纸考新娘的风俗。这样的习俗,使庆阳剪纸技艺越来越高,已由原来的单体造型向群体造型演变;由原来的单面造型向多面造型演变;由原来的静态造型向动态造型演变,使剪纸高手层出不穷。今年 64 岁的张玉珍就是这其中

的一位杰出代表。她剪纸 50 余年,作品数以千计,其中 200 余幅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270 多幅在全国大型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省分会理事,并被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