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际融资证券化
- 证券化的出现
证券化(securitization)一词在 80 年代后期在银行界广为人知,主要
是指伴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筹资手段的证券化与贷款债权的证券化。
筹资手段的证券化是指传统的通过银行来筹资的方式开始逐渐向通过金融市场发行证券转变。主要表现在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发行的扩大和国际证券市场重要性的增加。实际上,债券筹资早在 20 世纪初就存
在,但直到 60 年代,国际资本市场还是以传统金融秩序为特征,以信贷市场
为其主要内容。到了 80 年代,国际证券市场的融资地位才发生了明显变化。贷款债权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以贷款债权作担保的证券发行,即以证券
交易方法转让贷款债权,实现贷款债权的流动化。这种形式的证券化进展最显著的是美国,最初是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等机构的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后来发展到工商企业贷款的证券化,此外,信用卡应收款、学生贷款也实现了证券化。各银行在积极推动本国国内贷款债权证券化的同时,还不断使他们拥有的国际贷款债权变得越来越市场化。例如各银行一直在寻求适当的方式对那些有债务问题国家的债务进行交易,希望能够直接出售这类贷款债权,力图从债务的流动性和多样化中找寻分散、减少和摆脱债务的途径。
- 证券化的前景
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的过程到 1986 年达到高峰后,开始呈现曲折的发展。与此同时,辛迪加信贷市场开始走出低谷。那么,辛迪加银行贷款会不会在将来又取代证券化趋势呢?我们认为:首先,近几年国际借贷结构中, 证券融资比重均在 50%以上,而辛迪加贷款占国际资本市场借贷的比重均在28%以下,证券化仍占上风;其次,导致证券化的一些因素,仍在起作用; 再次,目前仍有一些国际大银行未摆脱重债国拖欠的呆帐的困扰,信用地位下降,而许多有信用的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直接筹资,更节省成本。所以,国际金融市场的再中介化只是局部现象,证券化趋势还将继续下去,但也绝不会直线上升,而是将呈曲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