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鸟类生活习性观察
    ================

鸟类是一类高等脊椎动物,其生活习性很多,而且相当复杂,主要有活动、取食、鸣叫、夜宿地和种间种内关系等。组织中学生观察鸟类生活习性, 既加深了对鸟类的了解,又培养了野外观察能力。

一、鸟类的生活习性

  1. 活动

鸟类生活习性的大量内容是活动,活动主要表现在活动状态、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等三个方面。

在活动状态方面,不同种类的鸟,飞翔、栖止的状态常不相同,各具不同的规律。不仅如此,有些种类经常成群活动;有些种类则常单独活动,而仅在某一季节才成对或成群活动。

在活动地点方面,各种鸟类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地点,彼此常不相同。从大的栖息环境来看,有的栖息于水区,有的栖息于开阔地,而有的则栖息于山地林区。就小的生境来说,同是林区鸟类,有的经常在林内活动,而有的则经常活动在林缘地带。在树栖种类中,即使同是树栖种类,也有活动干树冠上部、下部和树干的区分。

在活动时间方面,大多数鸟类在白昼活动,少数种类则在夜间活动,白昼活动的种类,具体活动的时间又各不相同。

  1. 取食

取食和活动这两种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每天须吃大量食物,许多鸟类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化费在寻找食物上。鸟类的取食表现在取食时间、取食方式和取食对象等方面。有些种类如鹟在白天捕食飞行的昆虫,鸮在黑晚捕食地面的鼠类,而啄木鸟停在树干上啄取树干内部的昆虫,鹤、鹳则涉足于浅水捕食水中鱼虾。取食方式和食物特点,常使鸟类的喙和爪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

  1. 鸣叫

鸟类鸣叫对其个体和种群的生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各种鸟类都有其独特的鸣叫声,就是在同种鸟类的雌雄之间,成鸟与雏鸟之间、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之间也各有区别。但总的来说,鸟类的鸣叫可区分为鸣啭和叙鸣两种。

鸣啭多限于雄鸟,是繁殖期的一种求爱行为和领域信号。雄鸟常常独自鸣叫不止或者雌雄对唱经久不停。叙鸣是日常一般的叫声,常因表达的意思不同而有不同的音韵和频度,可分为呼唤声、警戒声、惊恐声、寻群声等。

  1. 种间、种内关系

鸟类在活动、取食和鸣叫时,经常和种间、种内其它个体发生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种间、种内关系。鸟类的种间、种内关系主要表现在竞争、共居和依存等三个方面,猛禽和小型鸟类之间还存在捕食关系。种内关系方面, 除竞争、共居和依存关系外,在繁殖期间,还有配偶和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