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槽-地台说和地洼说

地槽-地台说是最早的有关地史的传统学说,它曾为大地构造学说奠定过基础。它主要从地壳运动的历史观点出发,按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建造及其表现形式划分大地构造单元(主要是大陆部分),故又称为地史学派。它的基本的论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所谓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以 B·B·别洛乌索夫为代表)、槽台说认为,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 而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并认为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地槽区是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地表呈长条状分布;具有升降速度快和幅度大,接受巨厚的沉积并有复杂的岩相变化,褶皱强烈,岩浆活动频繁等特点。地槽的发展大致分为两阶段:初期以不匀速的下沉为主,地势起伏很大,接受巨厚的沉积,并有基性岩浆活动,沉积物以陆源碎屑为主,随着下沉的幅度增大,沉积物也由粗变细,乃至出现碳酸盐类沉积。后期,地槽受强烈挤压抬升,沉积物由细变粗,并产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同时出现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最后形成突起的褶皱带(造山带)。如喜马拉雅地槽、昆仑地槽、秦岭地槽等。地槽经过强烈的降升运动之后,活动性减弱, 并受长期的剥蚀夷平,此后逐渐转化成为地台。

地台区是地壳较稳定的区域,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都较小,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也较弱。由于其前身是由地槽转化而来的,故下部为紧密褶皱和变质的基底;上部沉积了较薄的盖层,常形成宽阔的褶皱,构造形态和地势起伏较地槽区简单。若地台区的沉积盖层被剥蚀而露出古老的褶皱基底时, 则称为地盾。地台的例子如中朝地台,俄罗斯地台,加拿大地盾等。

地槽和地台也有规模大小和等级的差异。另外在地台与地槽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地区,常又分出另一种构造单元,称为山前拗陷或边缘拗陷带。世界大陆上的地台(陆台)和地槽褶皱带分布见图 2-41。

在地壳发展历史中,构造运动具有强弱交替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在稳定期,地壳运动较和缓,主要表现为缓慢的升降和引起海陆变迁。在活动期, 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都较频繁,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褶皱和隆起,形成巨大的山系,故有人称它为造山运动。地壳运动的周期性决定了地壳发展历史具有阶段性。因此从地史的观点出发,把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比较强烈和影响范围较广的构造运动分为若干阶段,称为构造运动期或造山运动幂。如加里东运动期、海西运动期、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等。由于地壳运动发展的阶段性,可引起地壳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以及古地理环境的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

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根据大陆上的资料得来的,极少涉及现代海洋的构造和演变情况,故具有一定局限性。地槽转化为地台一说也不够全面。大量资料表明,地台区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相对稳定的一种构造单元。因此,地台和地槽都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彼此可以转化。如我国东南部,地台区的特征已不断消失,活动性已逐渐增加,有向新阶段转化的趋势。据此,陈国达(1956)认为,地壳构造除地槽与地台外,还存在一个新的构造单元——地洼区(原称活化区)。这观点现已发展为一个新的分支

——地洼学说。

地洼说认为,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和稳定区可以相互转化,不仅地槽区可以转化为地台区,地台区也可以转化为地洼区,这种转化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的向前发展。地洼本身也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和阶段,更可能转化为别的更新的构造单元。当然,地壳发展是不均衡的,各地区、各阶段的情况是有差别的。地洼说的出现使传统的大地构造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