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壤的分布

土壤的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基本的有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区域性)分异(图 7-14),其次是垂直带性分异规律。

  1.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由于太阳辐射和热量在地表随纬度方向发生递交,从而导致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和类型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这个规律首先由 B.B. 道库恰耶夫阐述得最清楚,并提出了地带性学说。

从世界土壤的分布可以看出,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在欧亚大陆、非洲及北美东部表现最明显。如欧亚大陆中地势较平坦的苏联欧洲部分,从北至南依次出现:苔原带的冰沼土,泰加林带的灰化土,森林草原带的灰色森林土, 草原带的黑钙土,干草原带的栗钙土,荒漠草原带的棕钙土和灰钙土以及荒漠带的荒漠土(图 7-15)。在大陆东部从南至北依次出现: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土,温带森林土,寒温带森林土及寒带冰沼土。在非洲,赤道横贯中部, 土壤不仅沿纬度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各土类自赤道向南、北两侧成对称分布。荒漠土、红壤和砖红壤在非洲大陆分布很广。

总的来看,地带性土壤在低纬和高纬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而且横跨各大陆呈带状分布。如砖红壤和灰化土、冰沼土。在中纬地区土壤分布表现较为

复杂。许多地带性土壤不是横贯整个大陆,而只呈带段性方式展布。这些特点表明,地带性土壤不是严格地完全按东西方向延伸,它还受其他分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出现间断、尖灭、偏斜等情况。

  1. 土壤的非纬度地带性 由于海陆的差异以及大地构造和地形条件(尤其是纵向构造带)的影响,使水分条件和生物等成土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的性质和类型也相应地依次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非纬度地带性,或称经度地带性。如从沿海至内陆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和干旱的荒漠土类。它们大致呈南北向延伸,沿经度方向更替,并在中纬地区表现最典型。如在欧亚大陆、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各有具体的表现。为此,在各大陆的东岸、西岸和中部皆各有一系列的纬度地带性土类的组合,构成一套水平地带谱。这种情况表明,土壤的非纬度地带性也是基本的分异规律。在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世界上土壤的分布显得复杂、多样,但是有规律可循的。

  2. 土壤的垂直带性在山地土壤中当山体达足够高度时,热量由下而上迅速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超过这高程后即行降低,因而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和类型亦随高度而发生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垂直带性。山地土壤各类型的垂直排列顺序等结构型式, 称为土壤垂直带谱。

山地土壤及其垂直带谱的类型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山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其基带座落的地点,以及山体本身的形态特征。通常,当山体有足够的高度时,如果山体座落的地点不同,土壤的垂直带谱亦各异。例如位于湿热带地区的高山,由下而上依次出现:砖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

→山地灰壤→亚高山草甸上→高山草甸草原土→高山寒漠土及永久冰雪带。从低纬至高纬各山地中,土壤垂直带谱的结构逐趋简单,各带的分布高度也逐渐降低乃至尖灭。在极地附近仅有冰沼土和永久冰雪带。其次,由沿海至内陆,各带谱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沿海湿润型的山地常以多种山地森林土壤的组合为特征,山顶积雪也较丰富。在大陆干燥型的山地中常缺山地森林土壤带,仅从下部的荒漠带开始至山地草原土壤带、山地草甸土带和高山寒漠土带的顺序更替。此外,山体的相对高度、坡向和排列情况及局部地区的地形变化等也直接影响到山地土壤垂直分布的性质。如山体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时,垂直带谱就显得不够完备,如我国江南诸山地。如屏障作用大的高山其迎风坡(湿)和背风坡(干)的土壤垂直带谱就可相差甚大。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北坡和秦岭的南北坡(图 7-16)。在山脉之间存在较大的干谷或“冷湖”时,垂直带的分布序列常可出现某些倒置的现象。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就显得更为复杂化。

综上所述,山地土壤垂直带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和规律控制下独立发育而成的体系,它们既有受前两种基本分异因素所影响的烙印,也有自

己独特的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因此,土壤垂直带谱的类型繁多,分布也较零星、间断。由此可以认为,它是在基本分异(水平分异)的背景上派生的第二级地域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