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岩溶地貌。

(一)地表岩溶地貌

  1. 石芽与溶沟 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裂隙进行不断的溶蚀和侵蚀, 使岩石表面形成沟槽状溶沟和沟间突起部分的石芽。

溶沟底部往往被泥土或碎石层所充填,它的宽度一般十余厘米至 2 米,

深度数厘米至 3 米。在热带厚层的纯石灰岩地区可发育成形体高大的石芽, 称为石林,这是石芽的一种特殊类型。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最高可达50 米,犹如许多巨型的石柱。石林是一种热带岩溶地貌。

  1. 岩溶漏斗 岩溶漏斗是一种碟形(图 6-29)或倒锥形洼地,宽数十米, 深数米至十余米,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与地下河相通。漏斗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

  2. 落水洞 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其宽度比深度小得多,很少超过十米,是流水沿裂隙溶蚀、侵蚀而成。落水洞进一步发展,形成深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落水洞多分布在较陡的谷坡、山坡两侧和谷地、洼地底部。

  3. 溶蚀洼地 溶蚀洼地主要是溶蚀作用形成的小型封闭洼地(图 6-

30)。面积约数平方公里,一般认为它是岩溶漏斗溶蚀扩大或相邻的漏斗合并而成。

  1. 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 岩溶盆地是大型的岩溶洼地,又名坡立谷。其面积约十余至上百平方公里,边缘较陡并有峰林分布,底部平坦,地表覆盖溶蚀残留的红土,有少数孤峰残丘,并有泉水和暗河出没。岩溶盆地多分布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如向斜、断陷及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岩层接触地带,经流水长期溶蚀、侵蚀而成。我国云南的砚山、罗平, 贵州的安顺等都是较大的岩溶盆地。

岩溶平原是由岩溶盆地不断扩大而成,地表覆盖一层红土和散立的孤峰残丘,以广西的黎塘、贵县等地最为典型。

  1. 峰丛、峰林与孤峰 峰丛是成簇相连或同一基座而峰顶分散的石灰岩山峰(图 6-30)。峰丛内部的洼地、漏斗和落水洞很发育,在地貌上成为峰丛-洼地组合类型。这类地貌以广西红水河上游最典型。

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图 6-30)(图 6-31),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峰林受构造的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或微倾斜岩层发育的峰林,多成圆柱形或锥形;倾角较大的岩层发育的峰林,常成单斜式。我国的峰林主要形成于第三纪,是一种古热带峰林。峰林形态因受各地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气候,在现代地貌过程下,高原面上的峰林已逐渐受到破坏,而变得较浑圆矮小,高仅几十米。在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降落的斜坡上,气候较为炎热,且处于地下水的强烈垂直循环带,古峰林在现代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高大的峰林,高达三、四百米。藏南的古峰林,在高寒气候条件下,受寒冻风化作用,正在受到比云贵高原更为强烈的破坏,峰林低矮,仅 30—50 米,峰林的基部堆积大量剥落的石灰岩岩块。

孤峰是孤立分散的石灰岩山峰,是峰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在岩溶山区,通常峰丛位于山地的中心部分,峰林位于山地或盆地的边缘,而孤峰、残丘则分散在岩溶盆地底部或岩溶平原上。

(二)地下岩溶地貌

  1. 溶洞与地下河 溶洞又称洞穴。地下水沿岩层裂隙、落水洞向下流动, 同时进行岩溶作用,扩大空间,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管道和洞穴。起初它们多数是孤立的。随着岩溶作用的不断进行,它们逐渐沟通,小溶洞合并为大溶洞,形成一个统一的地下水面。以后如果地壳上升,则河流下切, 地下水位下降,使洞穴脱离地下水面而成为干溶洞。洞内堆积有化学沉积和其他堆积物。例如,地下水从干溶洞顶的裂隙渗出,遇到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水分蒸发时,使水中 CaCO3 沉淀而形成自洞顶向下增长的钟乳石。水滴从钟乳石上滴到洞底,CaCO3 沉淀而形成自下而上增长的石笋。钟乳石和石笋相接则形成石柱,等等(图 6-32)。此外,还有地下河和地下湖的沉积、生物堆积、崩塌堆积等。由于这些堆积物的填充或洞顶的崩塌,溶洞的面貌和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岩溶发育的地区,在岩溶水水平流动带内,多发育与侵蚀基面(大河河面)相适应的水平溶洞。这类溶洞可与阶地或现在的河面相对比。在垂直流动带和深部流动带内,发育着大致呈垂直的溶洞或管道,洞穴的水平方向延长不远,深度则可达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

  1. 暗湖 即岩溶作用形成的地下湖。它与地下河相通,起着储存和调节地下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