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基础能力

据说美国的“起点教育计划”失败了。该计划是前美国总统约翰逊于 60 年代中期制定的,旨在对社会不幸儿童施以学前教育。原来以为,只要对低收入阶层的子女实施彻底的识字教育,到入学时就可以同高收入阶层的子女处于同等“起跑线”。然而,随着年级的递升,重又出现了学力发展的迟缓。这个事实表明,问题首先不在于识字能力,而在于涉及人的发展的基础能力该如何从早培养。

所谓基础能力,既可以把它视为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的能力,也可以视为更广义的人格发展之基础的能力。作为早期教育,当然应当旨在形成后一种意义上的基础能力。

对中小学差生的分析可知,在智力诸因素中,尤以语言性智力最低。把智商相近的差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差生的非语言性因子较好,普通学生则是语言性因子较好。据此可知,语言性智力薄弱是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之一。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媒介,学生必须感知语言性刺激,借助理解进行学习。因此,幼儿时期应当注重语言性智力的培养。语言性智力的发展与环境有极大相关。许多人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着力于文字的读写和发音的指导。然而,通过对话培养语言理解能力更为重要。渗透于知识与思维过程的语言, 尤应是幼儿期语言教育的内容。

进一步考察中小学的差生会发现,算术成绩差的学生中,有许多人能够运算却不擅于解应用题。对于这种学生,仅仅让他们多读几遍题目是无效的。因为他们不会将应用题的内容表象化,导致理解困难。因此,表象构成能力的培养也应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据生动活泼的直接体验与想象力而形成的表象,在记忆与思维过程中活动不息。要实现由语言信息到表象的置换,有赖于从幼小时期开始就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培养想象力。

除了语言性智力和表象构成能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基础能力,但这两个能力是支撑其他能力的支柱,把它们作为最基础的能力是恰当的。许多家长总想让孩子这也学那也学,希望孩子尽快地具备绘画、音乐、书法、体育等能力,以为形式化的教育才是教育,忽略了最基础的能力的培养。紧紧抓住最基础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扎扎实实地加以培养,才是明智的。至少,为了不使孩子上小学后成为差生,必须培养这两种最基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