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学习与发展学生个性

无论怎么改革教学,在学校里总是以有限的教师面对大量的学生,教师未必能作出完全符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指导。因此学生必须有校外学习的机会,通过补充学习与发展学习,对学生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发挥家庭和社会各自的传统与特色,创造出培养健全个性者的风尚,让学生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学习体验,掌握学校里得不到的知识。这里仅从课外作业与学习计划的角度,谈谈家庭学习应有的模式。

  1. 布置家庭作业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他们洞察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是困难的,他们不过是对横亘在自己面前的测验和课外作业作出了拒绝性反应。到了高中,这种反应变成了对应试教育体制的谴责。在一般情况下,学生消极性的拒绝反应就是“厌学”,测验成绩不良、作业负担过重、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障碍等等,都会成为引起这种消极性拒绝反应的契机。一旦发展为逃学症,便会对学生性格产生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外作业不是一个小问题,决不能小看。

课外作业不应当是课内作业的追加,而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同样是课外作业,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暑假作业布置的采集植物标本, 可能是增强理科学习兴趣的开端;布置学生记日记的作业,可能会培养起学生对于作文的爱好。谁也不会认为这样的课外作业会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那么,一般学校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课外作业成了课堂学习的转嫁。在学校中应该教学的内容发生了膨胀,再有能耐的教师也很难保证学生当堂消化,只好非本意地布置课外作业。但是,原本应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内容放在课外作业里, 凭借学生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尤其是将新课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布置,学生更是难于理解,以致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应当强调的一点是: 学校中的学习和家庭学习在功能上、性质上是不同的,学校中应当教学的内容无论如何必须当堂消化。

第二个问题,课外作业未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一般教师面对全班学生, 容易千篇一律地布置同样份量、同样内容的家庭作业,不考虑针对各类学生的特点,指定不同的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丧失由学习引起的喜悦。应当看到,家庭学习完全是一种个别学习。在家庭中进行适应每一个人能力特点的学习,是可能的,这一点正是家庭学习的优点,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不过,倘若学生在家庭中大部分时间被作业所侵占,而且这些作业又是强制划一的,那么上述优势便不能发挥,家庭学习也将沦为划一教育的

牺牲品了。因此,教师布置的一律化的作业,应当缩小到最基本的限度,以便学生在家庭中能进行适应各自能力的学习。

许多教师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实践,利用作业计划笔记,让学生自主地计划“学些什么”,并学会自我评价,即“学会了哪些”。这个方法,既可以因人而异选择课题,又可以形成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自我评价的态度,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也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不过教师应该给以指导,不能听之任之,应当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家庭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学生进行自主的计划作业,只有通过“计划—实行—评价”的过程,才能诱发内发性学习动机,从而预防厌学的产生。

第三个问题,课外作业未能使学生感受到同教师的人际接触。国外研究表明,出版社出版的习题集尽管印刷精美,但学生并不喜欢。学生期望教师亲自出题,这样可以感受到人际的温暖。学生完成作业交给老师以后,老师仅仅在作业本上划一个符号,学生是不会满意的;教师若写上一两句简单的评语,作一些肯定,学生便会感受到同教师心理上的沟通,从而引起对学习生活的好感。总之,教师倘能以课外作业为线索,加强师生之间的个人接触, 甚至还可以防止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1. 制定家庭学习计划

家庭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场所的选择和学习时间的安排。

一般地说,如果学生有独立的书房,没有杂音和其他干扰,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假如没有书房,在走廊的角落里设读书角,尽管狭窄但心理上能够安定,照样可以进行家庭学习。总之,重要的是要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培养起学生在该场所从事一定时间学习的习惯。

至于学习时间,除假日外,一天中家庭学习的时间被限定于回家后至晚上的时间带。在这个时间带里,什么时候学习,可视各人的学习计划选择, 但应考虑整个生活节律和个人的偏好。另外,随着年级的递升,家庭学习时间必须逐渐增多。对于差生来说,作为补充学习的家庭学习,比一般学习所需时间要多。但有一点应当注意,学习时间长,学习成果未必大,问题在于能否有效地学习。

休息时间的安排也会影响到学习效率。那些对学习课题津津有味、需要长时间注意于课题的学生,应当避免插入片刻的休息;相反,有的学生能很快地热衷于课题,但容易疲劳和厌倦,在这种情形下,每隔一段时间插入片刻的休息是有效的。

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习计划由谁制定、如何实施的问题。不要忘记,学习计划的制定与变更的过程也应体现个性教育的特点。为了培养自主型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的制定也应由学生自己承担。不仅学习态度,在一切的生活态度方面,培养计划性与自律性乃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因此,应当认识自学计划的巨大意义。

低年级学生和缺乏自律性的学生在制定计划时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要考虑到他们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尤其是基本的学习习惯,应尽早地在适当的帮助下促其形成。这样,在年少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年长后,就可以自主地制定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了。有许多学生不想制定计划,或者虽然有了计划但不能付诸实施,当然也就不会有按计划实施时的喜悦。如果他们一旦尝到了这种喜悦,就会乐于制定计划了。因此,使学生尝到实现计划的喜悦,乃是指导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