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学习课题的明确化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

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形成主体性、积极性等人格特征。因此,这里以对传统教学批判的方式,论述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设计的要义。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讲述和指点散漫,令人感到不着边际。换言之,焦点不明的教学太多了。不错,教师应当花功夫使班上的差生也能听懂每一节课,但是倘若讲述过于冗长,或是有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一遍,往往难以“聚焦”于学习课题,最终迷失了方向。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密切联系生活经验的教材,引入操作活动固然重要;但若过分强调,也可能导致模糊了本来的学习课题的后果,而学生对学习课题倘若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也就不可能主动积极地展开学习。

使学生极其明确地意识到学习课题乃是改进教学的首要一步。学习课题通常是由教师来选定的,学生未必都能意识到。让他们自行选择学习课题自然不失为培养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他们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这样做。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课题时,应以尽量具体的方式作出指示,让学生明白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已无法解决新的课题了,然后再告诉学生,今天就来学习这类题目的解决办法,应尽量避免用抽象词语作冗长说明。

再一点,明确对立点与矛盾点的问题提示是有效的。在“发现学习”的教学中就很注重揭示对立点与矛盾点的步骤。例如理科教学,在实验课的导入阶段,让学生各抒己见,交换各自设想的假设,然后明确这些假设中的对立点与矛盾,再进入尔后的假设验证,这样,对立和矛盾之所在明确了,学生就会体验到认知性矛盾,并产生出从这种矛盾状态过渡到均衡化状态的内发性动机。智力好奇心以最明确的形式得以表现的,莫过于这种认知矛盾的场合。

通过上述步骤使学习课题的意识化得以实现,便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出一种紧张感来,而这种紧张感会导致主动学习的欲望。没有这一点,无论怎么高明的指导也是无从发挥其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