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是学业成败的关键

所谓动机,就是借助意志导向的需求,包括意志与需求两种心理作用。同单纯的需求不同,它伴有意志的作用。需求不管怎么说都是情绪性的,而意志有强烈的理性侧面。因此,一般说来,对目标能否达到(即预测成功与否)的判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在这种预测判断中,必须重视成功率。可以夸张一点说,在这里成功率正是能否达到目标的预测。

然而,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动机,就不能发现目标达到的可能性,失望的机会也就多了。如果学生考试得分低,听不懂课,而教师和家长依然强调过高的教育目标,那么就会加剧现实的能力与规定目标之间的鸿沟,而陷入失望。如果不仅在一二门学科,而且在许多学科中积累了上述的体验,那么, 自我水准本身也会低落,“我不管怎么努力也不行”一类的强烈的自卑感就会油然而生。

国外某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向女生布置简单的作业,并告知成绩优秀者奖 2.5 美元,并设四种得奖概率——3/4、1/2、1/3、1/20——的情境(例如,得奖概率为 3/4 的条件下,组成 4 人小组,其中上位的 3 人可得奖)结果表明,由于成功率不同,效果也不一。概率在 1/2 的场合最优,其余场合, 要么概率过高,要么概率过低,成绩均有下降的倾向。换句话说,非常容易得奖和几乎不可能得奖的场合,学生是不可能热心从事作业的,而在成功与否各占一半的场合,最能调动从事作业的动机。

学生学习的情境远比上述场合复杂得多,有多少成功率,是不明确的, 而且学生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未必会经常意识到此种成功率。但在追求目标的行为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其基本机制同上述实验情境无异。因此,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以适度的“成功率意识”去从事学习。

第一,布置适于学生能力的、难度恰当的课题。课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以成功率在 1/2 左右为宜。遵循这一原则选择学习课题,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不过,现实的状况并不那么理想化。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 面对数十名学生布置同一课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功率在 1/2 者, 仅仅是其中极少数的学生,对于其余学生来说,要么太难,要么过易。在学习课题和学习时间上对全员提出划一的要求原本是不自然的,因此,需要在现行制度条件下,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谋求个别化。

第二,引导学生具有适于自身能力的要求水准,这一点十分重要。成功与失败,是受达成水准与要求水准之差所制约的。如果达成了要求水准以上的成绩,应判断为成功。因此,一旦要求水准过高,尽是体验失败;反之, 要求水准过低,由于容易达成,也不认为是成功。因此,要求水准应以成功率为 1/2 左右为宜。但是,学生的现实能力有巨大的个别差异,千篇一律地规定一个要求水准,是成问题的。对于一个成绩考了 90 分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只要求考 70 分,那是调动不了积极性的,反之,对于平日尽是考 30、40 分的学生来说,70 分是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样也调动不了积极性,划一的或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萎缩。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要求水准,就是比他以往的成绩水准有所提高,使之意识到成功率在 1/2 左右的水准,我们应当依据这种水准去设定目标,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第三,使学习课题与学科的价值判断多样化,无论什么课题、学科,在能够达成的场合,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考试体制下的学校里,只要取得了高分,而且主要学科取得了高分,就以为是成功了。但是,每个学生的能力、能倾是不同的:有的考分低,理科实验的技能优;有的主要学科的成绩差,但音乐、体育、美术方面具备优异才能,这样的学生是很多的,倘若对这部分学生仍然用主要学科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那么他们就不能体验到成功,从而导致丧失积极性。我们不应当用世间一般所谓的“好孩子”形象去框死形形色色的学生,只要适于某一个学生特点的课题和学科成绩是优异的,就应当予以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在该方面的成功。

以上三点是使学生获得理想的成败体验的考虑。然而,差生之所以丧失学习积极性,是由于失败体验接连不断,要维持学习动机就得同时使其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取得良好的均衡。由于失败造成悲观情绪,强化了自卑感, 可能会最终陷入自信丧失与焦虑不安。能力低下的学生,过度地体验失败感, 加之受到成人的叱责,而陷入自信丧失状态,最终造成反抗性或自闭性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当然也有例外,有的学生在克服了自卑感之后,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另外,有的学生在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会诱发怠惰之心,丧失进一步努力的倾向。在学科学习或体育运动方面具有优异能力的学生,得到此种成功感机会很多。因此,反复给予奖赏而导致怠惰的危险性是很大的。当然, 并非一切学生均是如此。有的学生即使体验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会常常反躬自问,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但一般说来,过度的成功感或反反复复的成功感会招致“自信过剩”,容易诱发怠惰之心。总之,无论成功感抑或失败感, 切忌过度,否则会招致不良后果。

成功感与失败感是激发人们动机的巨大情感能源。有时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机;有时失败感会更加强化克服失败的动机。但是,由于时间与情境的不同,也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区分这种伴有成功与失败的情感能源的分水岭,究竟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的性格因素。

有的人,成绩一贯优异,屡屡成功,但从不骄傲自满,虚怀若谷,这种人是自省心极强的人;有的人,屡遭失败,处逆境而不自卑,排除障碍,努力不懈,这种人是耐心性非常强的人。自省心和耐心性——这种性格特征是以前述的情感能源为基础的。有了自省心,无论获得何等强烈的成功感,也不会陷入怠惰;耐心性强,无论经受何等强烈的失败感,也不会为自卑或焦

虑所苦。

但是,自省心和耐心性这些性格特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经验而形成和变化的,尤其是通过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而逐步形成的。我们应当诱导学生,当他经受失败经验时强化其自省倾向;当他经受成功经验甚至失败经验时,强化其耐性倾向。就是说,只有当成功与失败两种经验以适当的比率发生时,才能指望形成自省心和耐心性。反之,过度的成功与连续的失败只能弱化自省心和耐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