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沉情绪

上面从三个视角探讨了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厌学的心理条件,分析了唤起学生高度兴趣与动机的教学条件。我们倘若满足了上述三种教学条件,就一定能阻抑厌学风的蔓延。

然而,同样是厌学,其程度深浅仍是有差别的。多数学生是轻度的、一时性的厌学,也有陷入重度厌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学力低下,学习态度恶劣,而且往往被家长和教师弃之不顾。但无论重度厌学还是轻度厌学,可以说都经历了完全相同的发生过程。不过,在学业严重不良的学生身上显示出不同于正常状态的心理在起作用,正是它,日益加速着厌学的过程。这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之一,就是消沉情绪。

国外学者用实验证实了厌学学生陷于消沉情绪的过程。实验步骤是: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对象,告知求解搭积木的课题,解答正确者有奖。布置课题的实验有 A、B 两人。实验者 A 布置的课题只要努力必定能解决,实验者 B

布置的课题则不能解决。共布置 32 个课题,最后两个课题是测验题,两个实验者布置的测验题均是能够解答的。比较做测验题的成绩,实验者 B 布置的测验题,未能解出者居多。也就是说,学生经历多少次失败的体验,已经认定实验者 B 布置的课题是不能求解的了。然后,计算每一个被试用于解答课题的时间。用于解答实验者 A 布置的课题的时间和用于解答实验者 B 布置的课题的时间差小的,即使失败了依然不灰心者,暂称为“努力型”,而当实验者 B 布置课题解答时间极短,一旦失败便灰心者,称为“消沉型”。最后, 向两组被试者询问:造成自己成绩优劣的,究竟是努力的因素还是能力的因素?结果,被判为“努力型”的学生归因于努力的倾向大;反之,被判为“消沉型”的学生归因于能力的倾向大。

上述实验,为我们理解厌学学生的心理,提供了极其有益的信息。

第一,接连的失败经验将会导致消沉情绪。这也许是一个常识,但教师和家长多对此毫不介意,即使注意了,也懒于考虑对策。经历失败经验但时而能获得成功者,不致于产生消沉情绪,因为还有一线希望:“下次也许能成功。”但屡屡失败后,觉得成功希望渺茫,便会陷入无可救药的消沉情绪中。因此,不时地布置能够成功的课题是必要的。对于有学业不良倾向的学生进行的治疗教育中,夹杂一些易解的课题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起其干劲来,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把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的学生,比起归因于能力有无的学生,陷于消沉情绪的倾向要小。归因于努力不够的学生,希望在下一次课题中经过努力获得成功。而归因于能力不足者,没有这种意念。懂得这个道理的教师无疑会采用强调努力作用的教学方法。

确立起“只要努力,无坚不摧”的信念,确实重要。有的学生动辄灰心丧气,有的学生百折不挠,后一种类型的学生更适于学习。培养这种忍耐力也是教育的目标。不过,若经过不懈努力依然失败不断,仅仅强调努力也是振作不起精神来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努力主义”的界限,不能停留于单纯的主观说教,必须授以合理的解决方法,具体地指明,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怎样去努力。

第三,应当注意不只是特定的刺激情境能酿成消沉情绪,它还会波及更广的范围。上述实验表明,由于实验者 B 布置的课题难以求解,于是,尽管最后两个测验题只消努力便能解出,但有许多被试者仅仅因为这是 B 布置的,便灰心丧气而放弃努力了。这就是说,被试者不仅对学习课题,而且对布置该课题的实验者(或教师)也产生了厌恶情绪。这种消沉情绪的泛化, 往往可以从差生身上反映出来。不仅如此,有的学生还会发展到对所有教师和整个学校抱有厌恶情绪,从厌学发展到逃学,以至发生反抗性行为。

要抑阻这种消沉情绪的泛化,调换教师、调换班级是有效的;在失败情境中尽量抑制情绪性反应,反省自己解题的思路也是有效的。总之,要讲究克服消沉情绪的教学艺术,尽早斩断消沉情绪的恶性循环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