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狭的“智力”界定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教育应有的模式,它的重要性早就被强调了的。尽管如此,今日依然重提这个问题,是因为现代的社会和教育的条件存在种种弊端。作为它的一部分,在如何看待学生的能力、能力倾向问题上, 仍是含混不清的。

能力、能力倾向并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而是推定的构成性概念。因此, 不同观点的人运用这一术语其见解却大相径庭,有时还可能沦为非教育性判断的工具。这里将对能力与能力倾向的涵义作重新探讨,以其消除这一术语而产生的误解与偏见。

在判定能力时,仅凭学力测验的分数作出判断的居多。而测验所反映的“学力”能否真正反映全部能力,很少有人提出疑问。随着应试竞争的愈益激化,这种倾向更加显著了。但是,如果把人解决某种课题或完成作业时起作用的“力”视为“能力”的话,那么仅凭上述测验得分去判断能力是极其危险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从能力心理学派占居优势之日起,在欧洲就把人

的能力分为知、情、意,此后一直承袭了这种分类。但在今天,将情感和意志归纳为情意,采取知、情意二分法的居多。在评价中往往分为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也是基于这种二分法。

学力测验的成绩是智慧能力的一部分,并不反映它的全部。它不过是借助测验,测得通过各科教学的学生所学得的知识技能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知识技能是通过测验测得的,深层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是无法在书面测验中反映出来的。情意能力更难在测验中反映出来。因此往往有人抱怨:“他

(她)有能力,但似乎干劲不足。”这种说法本身清楚地表明,这些人离开了能力去考虑动机之类的情意侧面了。在今日的学校里,原则上是追求全面发展,实际上仅仅是抓住智能中的一部分去判定能力。纠正这一失误的首要步骤就是树立正确的能力观。

第一,必须创造让学生通过广泛的生活经验去学得知识技能和判断力的机会。这意味着,从教科书中获取书本知识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还必须注重开拓提高各种能力的途径。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孩子不会剥蛋、不会剪指甲或不会削铅笔等等,这些属手指的运动技能的缺乏,与缺乏知识和判断力一样,同样是现代儿童特有的弱点。而这些全是生活经验的能力, 是现行的学校教学中无法掌握的能力。因此,在学校中也有必要实施隐含了生活经验要素的教育,尤其在低年级更有此必要。这种生活经验能力是学科教学的基础,在学科教学中也不能无视这种能力差异。当然,学科能力也是重要的,因为在多数场合,它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数学、语文就是适例。不过在小学,即使是学术性学科,由于生活经验能力的差异而影响到学科学习的也是很多的。

第二,必须认识到,兴趣爱好及动机同智慧能力密切相关,广义的能力中也包含了情意能力。我们应当看到,情意因素与其说是发挥能力的前提, 毋宁说情意因素本身就是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提供适于学生兴趣爱好的教材,钻研教学方式,使学生得以积极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不是压抑而是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情境能力,可以说正是一种适应能力、发展能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