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确凿性、能动性的欠缺

儿童喜爱捉迷藏,喜欢公园里的“探险者的道路”之类的游戏活动。这是因为,儿童充满冒险精神,对于他们来说,探险游戏是最有兴味的游戏。可以说,探险精神是学习动机的原型。

从探险游戏的事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抓住兴趣的一些特征的启示,这就是,在非确凿的情境中诱发能动的活动,乃是唤起儿童兴趣的原因。这种非确凿性正是探险游戏的魅力,一方面感到危险性,一方面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这种能动的活动也是引发兴趣的一个原因。如果缺少了这个要素,儿童就不会那么兴趣盎然了。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可以碰到这种非确凿性与能动性的特征。如果学生带着“是什么”、“怎么样”一类的疑问,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就一定能展开能动的学习活动。在发现学习中,借助这种非确凿性事态的迷惑可以诱发出智力好奇心,既有确立“是 A,还是 B”这一对立假设的场合,也有面临新奇的刺激而产生迷惑和惊讶的场合,它们容易激起最强烈的兴趣。但是,在许多教学活动中,这种刺激场面极少,不可能拥有探险游戏中经验的那种强烈兴趣。没有引人入胜的新颖教材,在感到迷惑之前硬塞给结论和正答的场面极多,不让学生好好地钻研求解的过程,急于向他们灌输现成的答案。因此,在学习情境中,学生作种种思考的时间被剥夺了,因而也就无法尝到发现正确答案时的喜悦,也缺乏源于非确凿性的类似于冒险精神的好奇心的刺激。可以认为,这里也存在着大量的导致厌学的原因。我们应当重视这样的学习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学习情境中的非确凿性因素,使学生在迷惑和惊讶之中展开学习。这种学习过程乍看是“瞎折腾”,但是学生若没有充满尝试和碰壁的迷惑过程,是不可能培养起真正的学习兴趣的。

另一个特征——能动性,也是今日学校未能充分满足的条件。在现实中, 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剥夺了学生能动的活动。它与探险游戏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自然不能通过学习培养起兴趣来。我们应当增加学生能动地进行活动的情境,理科的实验、社会科的调查,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以设计一些活动,例如让每个学生独自记笔记的学习活动。如果原原本本地抄写教师板书的内容,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活动,不能培养兴趣;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方式记笔记,就能展开能动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写读后感、摘要和自由作文等等,都是适例。

在设计教学时,要确保这种能动活动的时间,不能尽是听教师讲解的静态的活动。在厌学的学生中,不能忍受这种静态学习活动的有不少,也就是说,他们由于活动性水准过高,不能适应课堂教学。如果教学方式变成适于他们特点的,也许不至于“厌学”,这种教学就是能使学生展开活动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