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圈层”难点突破教案设计

“地球的内部圈层”这节教材有两个难点:一是地幔,学生搞不清地幔物质成分、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二是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学生对三者位置、圈层划属容易混淆,并导致地壳与岩石圈的概念分不清。前者是由教材分析确定的, 后者是由学生反馈得知的。这两个难点若不能解决,就制约了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主要内容,并影响学习后面的矿物、岩石、矿床、地壳运动等知识,进而影响这节教材作为全章首节的基础作用。要解决这两个难点,最好从分析比较和圈层位置纵向分布入手,并借助示意图进行。

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是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地幔因放射性元素的作用,物质成分复杂,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物质,还有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等。课本上叙述“⋯⋯主要物质成分为铁镁的硅酸盐类”,这是说地幔物质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类,铁、镁是硅酸盐类物质中含量较多的主要化学元素。总的说来,氧(O)、镁(Mg)、硅(Si)、铁(Fe)等都是地幔物质含量较多的主要化学成分。多数学生把课本上的叙述,错误理解为,地幔物质主要成分是铁、镁,把物质成分与物质含有的化学成分混为一谈。另外,从地壳到地幔、上地幔到下地幔,铁、镁化学元素的含量逐渐增加。

软流层物质仍是岩石(主要是橄榄岩、榴辉岩等)为硅酸盐类、氧化物等。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熔融流动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因而,地幔物质是具有弹性、可塑性特点的固体,根据地震波变化情况推测,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与上下层物质都不同,并构成一个圈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软流圈。软流圈层厚度范围并不是从莫霍面算起,约在地下 60~250km 之间,它属上地幔部分,但位置并不在地幔的顶部。因此,软流圈层与地壳之间(即与莫霍面之间)还有一层物质存在。

地壳与软流圈之间的物质也是岩石,并构成了一个圈层,为了好表述, 在图上用代号表示称为“B 层”。B 层与地壳的物质皆是岩石,但两者各自都不能代称岩石圈,只算作岩石圈的一部分。B 层的岩石由于放射性元素增多引起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与地壳、软流圈上下两层的岩石物理性质有差异。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情况,将 B 层这个圈层划归地幔大圈层,它与地壳间以莫霍面为界面。因为,B 层岩石具有刚性体,与地壳岩石基本一致,刚性体岩石易产生裂隙,软流层熔融物质(岩浆)容易侵入与喷出。B 层岩石与软流层岩石塑性状态大不一样,从地质力学角度就把 B 层与地壳合称岩圈。又因为,B 层位于软流层之上,是地幔的最外(或最上)圈层。所以,课本结论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综合上述,侧重分析比较和抓住圈层位置的纵向分布,借助于示意图的辅佐,这样两个难点就容易突破了。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辅导下,能区别开地壳与岩石圈,分清了两者的概念;能区别开地幔的主要物质成分与物质的化学成分,不再混为一谈了;知道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质、状态等等。难点解决了,学生就能牢固掌握本节教材的两部分主要内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地球内部各圈层的概况和特征。并为学习后面几节知识,打下紧实的基础。

(卢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