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降水”实验诱导教案设计

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知识内容很丰富,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也较密切,逐步形成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地理科学的教学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尽量用学生已有的其它学科知识为学习地理服务。通过实践,我认为充分发挥实验诱导法的作用,借助一些实验结果或自然现象(自然现象实质也是实验现象或结果的表现),启发诱导,类比推理,归纳研究,形成概念,建立规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导入新课,完成“情景设疑”后,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比较熟悉的溶解实验,用此来对比讲解“水汽凝结”这部分内容:由饱和溶液类比引出饱和空气;由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出“气温愈高,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就愈多,反之愈少”的结论;由过饱和溶液引出过饱和空气的概念;根据由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的途径,类比推出由饱和空气变成过饱和空气的两种方式。

在讲到过饱和空气要凝结时,我讲了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容积为 lm3 的容器,给其装满 30°C 纯净的饱和空气后密封起来,如果我们把其温度由30°C 降到 20°C,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讨论片刻),再给里面加入一些杂质,结果又会怎样呢?从该实验使同学看出了凝结核在水汽凝结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在学习了水汽凝结后,我让同学举例说出常见的水汽凝结现象(这些现象实质上就是实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一个同学说,冬季门窗玻璃

内侧常有水流下来;夏季厕所水箱的自来水管上不断有小水珠滴下来;夏季房内水缸外面附着许多小水珠;对着玻璃不断呼气,不一会就会出现小水珠。另一个同学也深有感触地说:吃饭喝水时常有水汽在镜片上凝结。还有一个同学讲道:当把一个热馒头放在玻璃或其它地方,就会有水汽的凝结⋯⋯从许许多多的实验结果和自然现象,我们得出了一条结论:凡是含水汽较多的热空气遇到较凉的物体或给其降温时,就会变成饱和或过饱和空气,在凝结核的作用下,多余的留不住的水汽就要凝结出来。这样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本上结论的理解。

在讲降水的形成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云滴为什么不能降下来时,我随手做了两个对比小实验:把粉笔捏成细粉,在太阳光下让同学观察悬浮在空中的情形;接着又拿了个粉笔头弹作了一个让其自由下落的动作。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实验启示回答:为什么“有云未必就能降水”?“云滴经过怎样的变化才会降下来呢”?通过实验、归纳研究、相互讨论,从而得出了形成降水的条件。

最后,在突破了难点后,启发诱导同学试设计人工降雨的实验,推测、探讨人工降雨的科学原理。

在课后思考练习题中也布置了两道实验题目:①冬季常有大雾,在大雾中不戴口罩长时间呼吸,感觉怎样?为什么?②自己试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水汽的凝结现象,并解释原理。

运用实验诱导法教学有以下好处: l.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启迪思维,以诱达思,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

思维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借助实验现象或结果,进行类比推理,能使生僻的概念通俗化,抽象

的结论具体化,使学生便于接受,易于掌握。恰当的实验可使学生久久不忘, 对地理现象及特征获得深刻的印象。

  1. 实验与思考、分析、讨论、练习、讲解有机结合,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2. 从小小的实验联系到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促进了学生知能的转化。

  3. 学生在课外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进行小实验,是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补充形式,这样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培养了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创造性劳动的品质,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