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列表和手势演示的方法复习“气旋和反气旋”。

l.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气流状况

气压状况

水平气流

垂直气流

天气

举例

气旋

北半球南半球

反气旋

北半球

南半球

2.用“左、右手”法则强化记忆气旋与反气旋的空气运动特点。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伸手右手,四指虚握,表示气旋则大拇指向上,表示反气旋则大姆指向下。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用左手表示, 方法相同。

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相当复杂。假如仅考虑地球的球体形状对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影响,即仅考虑极地与赤道之间的冷热差,则全球大气环流的形式为闭合环流,地球上只有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假如考虑地球形状和地球自转的共同影响,即在高低纬之间的冷热差与地转偏向力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则闭合环流被破坏,进而形成“三圈环流”,因而增加了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如果再增加地球的公转这一因素(指地球公转造成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则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就随季节而变化。事实上,大气环流还要受到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因而造成一些气压带的破坏,尤其是北半球冬季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夏季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别受陆地冷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北美高压)和陆地热低压(印度低压和北美低压) 的破坏而断裂,只能残存在海洋上(一月的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七月的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因而促成季风环流的产生。

最后总结时强调: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南亚西南季风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季节的变化。

(朱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