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胃癌的人群分布
- 年龄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82 年出版的资料,反映世界胃癌的最低年龄组是 1 岁,最高年龄组是 85 岁以上。从世界几个流行不同的国家地区比较,不论流行程度轻重,其发病年龄曲线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提高, 个别情况是到了发病高峰年龄后才稍有下降。资料表明,流行轻的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其发病高峰的年龄较迟 10 年。流行重的日本长崎市 70~74 岁组的年龄发病率(789.8/10 万),为流行轻的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同年龄组的
(8.1/10 万)97.5 倍。
据我国卫生部的资料,我国胃癌年龄组死亡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其增长速度在 15 岁以后显著加快,在 15~45 岁之间死亡专率增长最为明显, 以后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呈累积型曲线。胃癌死亡主要集中于 55 岁以上, 占胃癌的总死亡的 72.94%,35~54 岁组占 20.89%,55~74 岁组占 26.64
%。
- 性别
世界胃癌,男性多于女性,其性比例为 1.14~4.50:1,我国胃癌的性比例为 2.06:1,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世界胃癌高发区的性比例为 2: 1,如日本的长崎,中国的上海,新加坡的中国人,巴西的圣保罗,哥伦比亚的卡利等。低发区的性比例差别大,如印度的波那为 1.14:1,而加拿大的特利托卫等西北部地区为 4.50:1。根据我国统计资料,性比例有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的趋势,如 20 岁组性比例为 1.05:1。而到 55 岁组则性比例为 2.38:1。可见胃癌对于男性危害明显高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值得研究。据上海第一医学院资料,认为胃癌病灶部位愈高,男女比例的差别愈大,贲门区癌性比例为 16.5:1,胃体癌为 3.6:1,幽门癌为 1.8:1。
- 种族及移民
同一国家不同的民族,胃癌的发病率差别很大。有人发现,同居一地的日本人和夏威夷人比中国人和菲律宾人的胃癌死亡率高。同一种族的人居住于不同国家,其胃癌发病率亦可有很大的差别,如中国上海的胃癌年发病率即明显高于居住在新加坡、夏威夷、洛杉矶、旧金山海湾区和香港等地的中国侨民。冰岛胃癌年发病率高于挪威,挪威又高于丹麦和瑞典,但这四国都属于同一种族。不同种族或国家,其发病率不同,如非洲黑人胃癌年发病率比美国白人和黑人都低,可能与不同生活习惯有关。
移民的胃癌发病率的差异可以看出环境因素的作用。如以色列,所有以色列犹太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犹太人,出生于欧美的犹太人高于出生于亚非及以色列的犹太人。日本的长崎、大阪、宫崎、福冈等地的胃癌年发病率明显高于美国旧金山海湾区、洛杉矶、夏威夷等地的日本侨民。而且还明显地呈现在美国的侨民中,如在日本出生的第二代比第一代亦有明显下降。
我国少数民族之间胃癌死亡率也存在明显差别,以哈萨克族及回族为最高(分别为 38.73/10 万,37.65/10 万),以苗族及彝族为最低(分别是 6.59/10
万,9.75/10 万)。高低相差 5.9 倍。4.城乡分布
世界胃癌城乡分布各地不同。英国的资料表明,城市高于农村;前苏联的资料表明,农村高于城市。其解释亦不相同。我国的资料表明,中等城市死亡率稍高,小城市死亡率低,但城乡之间差别不明显。
5.病理分型与血型的分布
芬兰人(1965)把胃癌分为未分化的弥漫型腺癌和分化的肠型腺癌两种病理分型。前者多见于年轻人、妇女和 A 型血者,预后不良。后者多见于男性年轻人,高发区多见,与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我国亦有类似的报告。但血型与胃癌的关系,国内资料未能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