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的微量元素研究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和发展我国独特的中医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微量元素研究有可能为此开辟新的前景。
1.阴虚阳虚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李民乾等人用质子激发 X 射线分析法测定了 114 例虚证患者血清中的K、Ca、Fe、Cu、Zn、Br 等元素的含量,发现虚症与患者体内元素浓度反常有关与正常人对照,阴虚、阳虚患者血清 Cu 含量明显升高,Zn/Cu 比值显著降低;阴虚病人血清 Fe 含量明显升高,阳虚及气虚患者血清 Br 含量显著降低。最近,秦俊法等人发现补气、助阳和滋阴药中 Zn/Cu 比值的变化趋势与虚症病人血清中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图 6-4)。王冠庭等人在研究慢性肝病时观察到肝阴虚患者血中 Zn 含量明显低于脾气虚患者及正常组。汪坤等人观察到“肾虚”骨质增生病人的头发中 Zn、Fe、Ca、Mg 含量均低于正常人。可见,中医虚证与微量元素浓度反常有着一定的联系。
图 6-4 补气、助阳和滋阴药中 Zn/Cu 比与虚病人血清中 Zn/Cu 比的比较2.血瘀症与微量元素关系
张厚绍等人根据“若血瘀,必有血瘀可查”和“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的哲理,选择了 46 例血瘀证患者作血清微量元素检查,发现 Br 含量显著降低, Cu 含量明显升高。在肝癌病人中,凡有硃砂痣者 Cu 高 Br 低。无硃砂痣者血清 Cu、Br 含量接近正常而且患者硃砂痣的分布似呈一定的规律性,这提示硃砂痣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由于肝脏有“铜库”之称, 因而采用活血化瘀治则对肝病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3.中医肾气与微量元素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肾与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经》中叙述的女七男八曲线(或称肾气曲线)就是关于肾气对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影响的生动描写。那末,中医肾的本质是什么呢?
Feiendegen 等人测定了不同年龄组血清中的 Zn 含量。发现人自周岁起血清锌含量迅速增加,20~40 岁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这与我国古人说的肾气曲线极为相似。秦俊法等人发现补益药中 Zn/Cu 比值对虚症患者起到“虚者补之”的作用,而其中的关键元素就是锌。
中医认为,“肾者,⋯⋯其华在发”(《内经》)。有人观察到老年人发中 Sr、Mn 含量显著降低,而老年人常用补药中 Sr、Mn 含量却比较高。
根据目前对微量元素生理作用的了解,以及有关的实验资料,人们有理由认为 Zn、Mn、Sr 是肾气的物质基础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