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概念及成分

肉指的是畜禽经屠宰后,除去皮、毛、头、蹄、骨及内脏后的可食部分。在肉品加工中,畜肉可以理解为胴体,即畜体在放血致死以后,去毛或剥皮, 再除去头、四肢下部和内脏所剩下的部分。

肉是各种组织的综合物。在形态学上,肉是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及骨组织等各部分所组成。其组成的百分比大致是:肌肉组织占 50

%~60%,脂肪组织占 20%~30%,骨组织占 15%~20%,结缔组织占 9%~ 11%。另外还包括神经组织、淋巴及血管等,但所占比例很少。

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物、维生素及微量成分(含氮浸出物、糖元、乳酸)等。这些成分的含量,除了随动物的种类而不同外,也受品种、性别、年龄、季节、饲料、役用程度、营养状况以及肌肉部位等所影响。此外,由于部位不同,肉的组成也不一样。

畜禽经屠宰后,肉质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结果使肉具有柔软、多汁, 并产生特殊的滋味和气味,这一过程称为肉的成熟。成熟过程可以分为尸僵过程和自溶过程。

尸僵指屠宰后胴体变硬,造成的原因是,新鲜的动物肌肉呈中性或弱碱性,肌肉中的蛋白质为半流动状,屠宰后肉中的糖元分解形成乳酸,使肉变成酸性,当肉的 pH 值达到 6.0~6.2 时,肌浆蛋白质的保水性将降低,肌肉开始发硬,关节失去活动性造成尸僵,此时的肉不适于食用。

畜肉尸僵以后,肌肉内的变化并不停止。随着糖元的不断分解、乳酸的增加,肌体的保水性减少,肉蛋白质与水分离而收缩,而尸僵停止。在这期间由于肌肉本身自溶酶的作用,使部分蛋白质分解生成水溶性蛋白质、肽及氨基酸等。这个过程即称为自溶过程。这时肉即变成柔软多汁,并获得细致的结构和美好的滋味,从糖元的分解至肉的尸僵而自溶,这一整个过程就是肉的成熟过程。

成熟后的肉,其特征如下:

胴体表面形成一层“皮膜”,用手触摸时,发出羊皮纸似的沙沙声音, 切开肉时有肉汁流出,肉有特殊的香味,组织状态有弹性,同时成熟肉呈酸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