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产品策略与企业吸引力

1981 年 8 月,IBM 以其高价的个人电脑席卷了美国 10.4 亿美元的个人电脑市场,企图从苹果公司手中夺得市场的盟主地位。

IBM 公司之所以看中了个人电脑市场,完全是基于它对当时计算机市场的调研和预测的结果:个人电脑将会很快发展成为行政领导的工作站,而信息处理也将会在办公桌上进行。为此,IBM 公司制定并有步骤地实施了其进攻苹果电脑的产品策略。IBM 所推出的新产品,使用英特尔公司所生产的 16

位微处理器,这比起用苹果公司用 8 位微处理器所制造的电脑来,功能要强大得多。正是这一产品优势,使得 IBM 公司的产品在办公室市场中占尽风光。

通过完善的产品策略,IBM 公司为许多小规模的电脑公司造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最后不得不退出电脑行业,而 IBM 公司更是在 1983 年全面取代了苹果电脑,一跃而成为世界个人电脑行业中的霸主。在当时美国 42 亿美元的个人电脑市场中占去了 26%的份额。

显而易见,IBM 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电脑业的龙头老大,其成功之道就在于它对自己的有形产品巧妙地提供了附加内容。这样,当它的竞争对手们正在纷纷忙于向顾客兜售电脑硬件的特色时,而 IBM 公司则已经意识到了顾客对高效的软件、及时的维修、售后保证等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