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市场营销观念的建立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链条上看,市场营销观念的流变是产品观念、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之后企业经营哲理演变的必然结果,其最终的成型时期在本世纪的 50 年代。市场营销观念的特点在于,它认为:达到组织的某种行为目标的关节点是要判断好目标市场的性质与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以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方式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对于市场营销观念的理解,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形象表述。服务公司会说,市场营销就是发现需要并加以满足;生产厂家则会说,市场营销就是生产出能够销售出去的东西,而不是去推销已经生产出来的东西;中间商可能会持另一种看法,说市场营销就是去爱自己的顾客而非爱自己的产品;饭店老板把市场营销理解为“让消费者按自己的方式去吃”;而航空公司的营销人员则说市场营销就是“旅客即老板”;甚至百货公司会按照市场营销观念强调,尽其所能地让顾客对商品品质、售货服务感到满意。
按照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市场营销观念主要架构在四个支柱之上, 即市场中心、顾客寻向、协调的市场营销活动与赢利性。或者说,在本质上, 市场营销是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寻向,通过协调各种市场营销的工作来使顾客满意,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一、市场中心
市场经济是一种分工经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出现在所有的市场上,也不可能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要,甚至不可能在一个市场范围很大的领域内做出色的工作。如果非要用实例来说明这一点,那么,我们可以举出国际上公认最为成功的 IBM 公司,尽管它拥有强大的经营实力,但连它自己也承认很难做到不无遗漏地解决每一个计算机用户的需要。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确定了自己的市场范围时,它才具备了取得最好营销业绩的基础。因为,只有在这时,企业才有可能对目标市场作出周详的营销计划,才能通过对这种营销计划的全面实施而转化为最佳的经营成效。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美国首富,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建起美国最大的个人电脑软件公司——美国微型软件公司(Microsoft),靠的是在市场营销中对市场机遇的及时把握。
1974 年,19 岁的盖茨甚至连大学尚未读完,就出道创办了“微软”公司, 其目标是要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此,盖茨不但对涉及本行业的高精尖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而且还仔细钻研了现代市场营销策略。这使得他对潜在市场异常敏感,预见能力极强。微软初创之时,计算机行业的通病是重硬轻软,认为软件只是硬件的附属,难成大气候。但盖茨却持相反看法,认为这是一个大市场,以此为中心完全可以衍生出一块新天地。几年之后,微软公司在计算机行业如横空出世,侍其他公司如大梦初醒之时,软件市场已几为微软所垄断了。
1984 年,盖茨在进行了细密的市场分析之后,断言计算机操作系统很快就会更新换代,而新一代的操作系统注定将是本公司的“窗口”软件。以当时的景况来看,这种旨在为个人电脑增加图形处理功能的“窗口”软件仅具雏形,因而首次面市时几乎无人问津。这时,其他公司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 IBM 公司研制中的 OS/2 软件上了。但是,当 1986 年 OS/2 正式面市之后, 由于软件运行占用了太多的电脑内存,并无多少用户购买,相反,微软的“窗
口”软件却由于在此期间做了 4 次重大改进而使产品具有了卓越的性能,从而占领了软件市场,至今尚在为微软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
可见,任何企业部必须在自己的经营过程中确立适合自身宗旨和业务的企业目标,这是市场中心支柱的核心内容。
二、顾客导向
在美国,曾经有一家大化学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凝聚成类似大理石的配方。在为这种配方寻找用途时,公司的市场营销部门打算用来生产浴盆,并先行生产了多种浴盆模型。在展销期间,公司营销人员曾试图说服浴盆生产商使用这种新材料来生产浴盆,但并没有成功。尽管有生产商认为这种雅洁的浴盆很有特色、但对于签订合同却不敢兴趣。个中原由颇为发人深思:第一,新浴盆的销价要高达 2000 美元,而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完全可以买到真大理石浴盆。第二,新浴盆极重,浴室地板必须重新加固,第三,普通浴盆的价格一般在 500 美元上下,因而很少会有人愿意花上 4 倍的价钱去买性能差不多的商品。
这一案例表明,我们不能不说这家化学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一个市场重心,但却并没有了解顾客需要。所以并不能给公司带来真实的利润。借市场营销之力来扩大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在市场营销观念中融有顾客导向思想。按照顾客寻向思想,任何企业都应当从顾客的观点出发而不是从企业自
己的观点出发去考虑顾客需要。因此,企业必须经常注意研究顾客,研究顾客对于产品性能要求方面的变化。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研究之所以会在市场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产品的销路,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要来自于两种顾客群:新顾客和老客户。一般说来,吸引新顾客要比保持老客户付出更多的费用,或者说,保持老客户要比吸引新顾客更加重要。在任何时候,保持老客户的方法都只能是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老客户的市场营销效应有四个方面:1 重复购买;2.充当企业产品的免费广告媒体;3. 不去购买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从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减少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4.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提供顾客来源。所以,让顾客满意比广告更有效、更经济。
以顾客导向为市场营销的核心,要求企业必须跟踪了解顾客的满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改进的目标。显然,设立一种顾客满意指数指标是非常有意义的。通用汽车公司就建有这种指标体系。1984 年,通用公司“雪佛莱”汽车分厂的经销商服务满意指数为 79%,货主重购忠诚度为 38%,从这个角度上理解,如果“雪佛莱”汽车分厂能够设法增加顾客的满意指数和重购忠诚指数,那么,即使在不景气年份,它也不会过分担心销路问题。判别企业在市场上具有多大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考察其顾客的满意指数高低和变化走势。顾客满意是预测企业未来利润水平的最好指示器。为说明这一点,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因重视顾客满意而大获其利的营销案例。
L.L.比恩公司(L.L. Bean)是美国缅因州自由港经营最为成功的邮购商店之一,它的主要经营项目是提供服装加工设备。比恩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对公司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所进行的慎密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制订的详尽的营销计划。在其营销计划报告中,贯穿始终和营销活动全过程的核心是“向顾客提供 100%的保证:我们所有的产品保证在各方面给予 100%的满意。如果从比恩公司买到的商品不好,可以随时退货、退款。”而为了激励员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比恩公司确立了如下的口号,并
以标语的形式张贴在办公室醒目的地方:“什么是顾客?1.顾客永远是这个办公室最重要的人,⋯⋯在人员推销或在邮购中是最重要的人;2.顾客不是依靠我们,而是我们需要顾客;3.顾客不是我们工作的障碍,而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我们在向顾客施恩,而是顾客通过给我们服务的机会而给予我们恩惠;4.顾客不是我们要与之斗智的对手,顾客永远正确;5.顾客是把需求带给我们的人,我们的工作就是善待顾客,以便从中各得其利;⋯⋯”
三、内外协调
有一家航空公司的营销副总经理,在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后发现,增加公司航运份额的最佳方法是通过提供较好的食物、清洁的座舱和严格训练的乘务员服务而使乘客满意。但是,这位副总却并没有权力作出适当的安排: 餐饮部门选购食物要保持低费用,维修部门使用清洁服务要保持的清洁费用,人事部门招聘乘务员也同样有自己的一套准则。或者说,这家航空公司的各个部门所采取的是一种成本观点或生产观点,这必然会影响到创造使乘客满意的高水平服务。显然,这家航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不会太高。
上面的案例说明了另一个道理,即使企业确立了市场营销观念,也必须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来保证观念向现实的转化。显然,市场营销的协调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
各种市场营销职能如人员推销、广告、产品决策、价格决策、渠道策略等等,必须彼此协调,推销人员因对市场营销部门的定价或定额的不满意而影响产品销路,或者广告经理与品牌经理的意见不一而影响产品形象的事例,在那些经营不力的企业中最为常见。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求相关的市场营销职能应从顾客观点出发来加以协调。
-
市场营销部门必须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相互协调。如果企业内部的市场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的景况之下时,营销工作必然难以开展。只有当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切实重视自己在顾客满意方面的重要作用时,才能算是企业建立起了市场营销观念,才算具有了进行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说起来也许难以令人置信,IBM
公司甚至可以做到使其 40 万现职员工都能明白自己的工作如何与向顾客提供服务有关。举例来说,IBM 公司的工厂经理可以掰起手指向你讲,如何经常化地保持工厂清洁,那么就等于他在向可能的顾客展示了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工作来保证产品质量的,让人们来参观工厂同样可以向潜在顾客推销产品。另一个实例是,IBM 公司的会计、代理商、财务高级主管等,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在于更好地帮助顾客,而且他们在让顾客满意方面经常要接受训练,他们清楚自己的付出是会受到激励的。
可见,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在进行外部市场营销的同时,还要进行内部市场营销。所谓内部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有效地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和激励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在时间顺序上,内部市场营销要先于外部市场营销。任何企业在其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之前大作服务广告是不会具有实质性作用的。
在营销学界近年来流行着这样一个案例,用以说明内部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这个案例来源于美国的一则报导,其大意是:马利奥特饭店(Marriott Hotels)的老板在招聘饭店经理时,曾对众多应试者进行了一番提问,
他告诉应试者,饭店的目标是使三个顾客群体满意:顾客、员工和股东,无疑哪个群体对于饭店都很很重要,现在的问题是应当按什么样的顺序来满足
各个群体。对此问题大多数候职者回答应先满足顾客,而老板小比尔·马利奥特(Bill Marriott,Jr)则不这样认为,他说:无论强调什么理由,饭店都必须首先满足员工,如果员工热爱饭店的工作,那么他们就会很好地为顾客服务,只要满足了顾客,就等于是为饭店创造了收益,从而也就可以满足股东们对饭店分红方面的要求。很明显,顾客才是企业利润的关键。他认为, 传统的企业机构配置图,即“总经理,在顶端,管理人员在中间,前线人员在底边”的金字塔形结构已经过时,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必须精通和重视市场营销,因而在企业机构的设置上应当颠倒过来(见图 2—1)。对于企业第一位重要的是顾客,他们显然应当在顶部;其次重要的是企业最前线的人员, 包括销售和服务人员、电话员、接待员等,他们的工作直接面对顾客、服务顾客、满足顾客;在他们之下才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是支持企业最前线的工作人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顾客。最后,在机构图最底层的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工作的重点是支持中层管理人员,使之能够全力以赴协助那些最前线人员做好服务顾客的工作。在机构图的两边是顾客,说明即使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要直接去了解顾客、帮助顾客。
图 2—1:现代企业的机构配置图
四、赢利性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确立市场营销观念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目标,但是,这种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以直接方式来达到的,而是通过一种迂回的途径,或者说,是通过把利润看作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副产品这样一种“绕弯子”的方式来实现的。
通用汽车公司曾有位前总经理说过一句用营销学理论来衡量是大错而特错的话,他说:“我们是为赚钱而做生意,而不是为了汽车做生意。”这样的企业显然是放错了重点,企业应当靠比竞争者提供更好的满足顾客需要的机会来赚钱,总经理的任务不应是为了赚钱或为了生产汽车,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有利可图的方法来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交通需要。
在市场营销观念中强调满足顾客需要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一家成功企业的营销案例加以说明。我们下面准备介绍的这家企业,就是拥有 7.5 亿美元资产、利润高 D 出同行业平均水平 6 倍以上、在主要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50%的养鸡企业珀杜饲养场(Perdue Farms)。这家企业的最大营销特色就在于其创建者福兰克·珀杜先生(Frank Perdue)不相信“鸡就是鸡”传统产品观念,也不相信“顾客就是顾客”的推销观念,他的信条是“好汉养嫩鸡”,而且保证向不满意的顾客退款。正是由于该饲养场所提供的优质肉鸡,使多数顾客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前来购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企业注重产品质量,那么,企业的商誉、利润、市场占有率和发展机会就会在同行业中占优,该企业就会步入具有强大竞争力企业的行列。
确立市场营销观念并不必然意味着要牺牲利润,相反,在市场营销观念的支配下,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围绕着识别、分析营销机会的利润潜力进行。销售人员 D 与营销人员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只注重销售额,而后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识别营利机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