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系来自个别差异存在的信念。自从达尔文

(Darwin)的进化论,高尔顿的遗传概念,以及费希纳(Fechner)与韦柏

(Weber)的感知觉阈限研究等的揭示,对于人类的个别差异,才有所肯定。这在教育方面,为着要适应个别差异,各自发展所长,因材施教的措施,乃有必要。

关于学校课堂教学,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过去曾有多种实验,但多未获得所希望的结果。本世纪初期,美国曾有适应个别发展教学的道尔敦制与文纳特卡制,结果因为教师在时间与精力上皆不经济,而且学生没有集体学习活动,对于人事的交互作用,与群体激励的影响,均感缺乏。是以, 这种极端的个性适应的教学,尝试未久,即告终止。

其后复有按年龄分班,按智龄编级,或按学科分组等办法。其结果,皆不妥善。分班以年龄为根据,则一班学生中间能力的差距甚大,统一教材殊难生效。编级以智龄为凭藉,学生们的能力,在表现上似乎相差不远,可是年龄相差悬殊,学习的经验各不相同,学习的步调,各异其趣。按智龄的编级,其生龄在年长与年幼方面比较起来,作为聪明的指标,不可同等看待。比如两个学生,出生的年龄一个 15 岁,一个 10 岁,他们在测验分数上所得的智龄都是 12 岁,则这两生的聪明程度并不相等。转化为智商年幼的为 120, 属于超常之列,而年长的只有 80,这在中常以下了。当然,智商也不是一个妥善的标准。

至于一班之中,将程度不等的学生,按学科成绩分组,实际上,也有两个困难问题发生:一为小学与中学的学科,乃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不可放弃基础知识的任何一门,否则以后学习高深的专业知识就更有困难,甚至不能向上跃进;另一困难便是升级与留级问题。据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勉强升级,不易跟上班级的标准,而且难于接受抽象的知识与高深的理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授课的进度,往往采取折衷的办法, 这就只顾及中等生,差等生仍然跟不上,感觉忧虑;而优等生则被拖住难动, 不能大步前进,亦觉失望,这就有埋没人才的危险。

在学校班级中,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如若一班中的学生数不太多,一般还行得通;但若学生数过多,像我国普通中小学,甚至大学,一个班级内40 至 50 学生是常有的事;一个教师要对这许多学生,每个都有周到的照顾, 确是不容易办到,这就只得设法另辟途径。

课堂中个别适应的教学,既有种种困难,课外指导上适应个别差异,就可减少困难。因为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不像正规课堂中要受全班同学优劣的牵制,也不必符合学校规定统一的标准,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能力、兴趣与学习经验,进行学习。不过,这在教师方面的指导,不是采取自由放任的办法,随学生的高兴学习与否,不受任何拘束。这样就像传统的课外活动,徒劳无效。

这里所建议的课外指导,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课外的教育措施。为着培养人才,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藉以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指导,使之各展所长。要使这种课外指导生效,教师便须执行下列几种任务:

  1. 了解学生的各方面

普通班级中,一班学生数十人。在传统的教学情况下,传授知识之后, 教师的任务便已完结,似乎没有了解个别学生的必要。然而,在课外指导的情况下,教师为着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指导,则对于进行施予指导的学生, 必须知道清楚,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尤其是所有的特长。如有的学生长于语文,有的优于数理,有的爱好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等。这乃是各种人才的嫩苗,需要阳光雨露以及各种不同的肥料,才能发育滋长;所以,各科教师必须分组责任,供给相应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得能充分发展, 各展所长。

  1. 鼓励学生独立研究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教师虽当指导,但不可帮助过多,而不给予锻炼的机会,学生可能依赖成性,而无自学的心向与独立研究的志趣。就传统的教育评定,认为这是很负责任的教师,是对学生的爱护;但就科学的教育观点来衡量,这是越俎代疱的教师,对学生无益而有害。

一个受父母溺爱的子女,或被教师包庇的学生,离开家庭与学校后,走入社会就会大感困难,更难谈上为社会作贡献。所以,教师要以友善诚挚的态度,给予理智的鼓励,引导学生在下列三方面进行:

  1. 广泛地寻求知识,对图书馆的书籍、刊物、目录、索引等的利用, 或对自然界的观察,人事间的接触,在各种场合中,搜集信息,获得知识, 锻炼思维。

  2.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3. 在未知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分析内容、明确关系,如获新的发现, 则须证验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