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科技活动擂导技巧一、开展科技活动的教育意义
现代世界潮流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社会科学化、科学社会化,由此
决定了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这一明显特征。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最旺盛的高峰时期,而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与培养,造成“高分低能”、视野和知识面狭窄、缺乏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弊病。这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大忌!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就必须改革教育, 为青少年,特别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充分发展其个性、有效利用其潜在能力的良好条件,使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外科普活动,增强科技知识,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思想情操,树立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远大理想。
当前,在一些地区忽视科普工作,致使科普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科普阵地日渐萎缩;与此同时,一些迷信、愚昧活动却日益猖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在文化市场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科普工作,引导和组织青少年踊跃参加科技知识讲座、阅读科技读物、参观科技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促进他们的知识向才能转化,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紧迫了。那种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把课堂教学同课外科技活动对立起来的做法,那种把学生当做笼中鸟一样封闭起来,整天背课文、记定义、答试题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它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阻碍了现代化人才的健康成长。
教育工作者要特别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技教育,要发挥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多形式、多渠道地为育少年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把人类科技前沿活动介绍给中小学生,激发他们去想象、去立志、去追求,这应当是中小学科技教育和德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