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的主线是美育广东省 李铁坚

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说美术教学不仅在知识结构上和课程设计上,而且在每个教时的教学内容上和方法上都不能脱离美的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美育是主线,美育要自始至终得到贯彻。

目前,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把美术课仍然当作图画课,进行纯技术性的技法训练;二是把美术课当作“副课”,像这种情况,完全是毫不隐讳地抱着放弃美术课的态度。其原因除客观存在的一些困难因素条件外, 主要还在于一些同志,特别是个别的学校领导对于美育的重要意义和传授途径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切围绕考试、考什么教什么而学生则考什么就学什么,分数决定一切。美术课是一门培养美好心灵的课业,是促进学生在政治思想上、道德情操上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门使眼、脑、手协调并用,通过感觉器官认识客观世界事物本质的课业;是一门培养观察、分析、判断、记忆与表现、创造能力的课业。学习美术还有助于其他课业的理解与记忆。如不重视美的教育将会使学生成为知识上、智能上与操行上的瘸子。美育确是可以通过各种课业、活动来进行,但在美的存在形式中,艺术美是美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通过艺术美的传授是一种最简捷的有效办法。因此,美术课在这方面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大纲中规定中学美术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智能、同时传

授美术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学生得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全面发展, 所以单是教给学生作画的方法还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任务。现以素描为例, 作素描,先要凭眼睛观察、辨别,再用脑子分析、判断,抓住美的感受、美的本质、去伪存真加以大胆取舍,以后借助于手的灵巧敏捷地予以表现。这个作画的过程的正确方法与步骤,是美术教学法所必须遵循的。我们通过素描这环节的教学可以达到:一、使眼、脑、手得到协调配合训练;二、助长审美感受与能力的提高;三、同时使作画的技能基本功得到严格的训练与提高。正如已故的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之言:“学生学画,以养成眼的鉴赏力为先,而手的描写次之。因画者总是先有鉴赏力,才有创造力。”当然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但是必须反对会使学生陷于工匠式的学习俗套。素描只讲线条变化,块面层次,以至力求画得逼真的艺术倾向显然是错误的,至于作画采用打格子或放大尺放大的机械化办法,使学生的眼脑手处于机械式的运动,也是不足取的。临摹教学,原是为了学习前人与别人作画的技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以临摹代替写生课, 会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遭到挫折,导致不能陶冶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

美术课本的教材中设有绘画、工艺美术、雕塑、欣赏等内容,给美术以完整的概念和全面的知识。在欣赏课中,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开拓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教材中介绍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端正学生的审美观与心理素质,并能激发学生产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世界观。

在加强美育的同时,在贯彻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美术教学三个方面的任务,我的见解是:第一项任务是要初步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体现在如何把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同时也要考虑到这只是“初步掌握”,可采取分步演示法,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作, 教师边辅导,及时纠正错处,这些教法是符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精神和初步把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的要求的。第二项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对一个形象如何观察, 经过思维用美术的形式,形象表达出来,这是美术特有的表达形式,是其它课所不能代替的。通过美术这种特有的表达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想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有方、启发得法才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第三项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包括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欣赏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感。这就要引导学生从审美观点去观察、感受和理解对象,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爱好和兴趣。美术课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教法上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并辩证地理解才能正确处理、体现在教法中去。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育机制中的“应试教育”转变过来。美育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与德育的作用一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互相渗透的,互相补充的。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必须紧紧抓住美育这条主线,在教学的全过程使之贯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