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素描课的教学广东省 李铁坚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素描是理性的业绩,和其他绘画因素相比较,属于“硬功”。所谓“硬功”,就是说你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地处理你所碰到的物象,并且是艺术的、整体的、立体的、理解的,最后达到了形神兼备⋯⋯。当然,这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素描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它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之一。通常以此为习作或创作起稿,也可作为独立的有艺术价值的一张素描画。因此学习素描画很有必要,而在美术教学中抓住素描这一个教学环节也很有必要。

素描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对象的正确方法。所谓观察,就是仔细地有目的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审视。观察对象首先要从大处着眼, 整体地观察,化简对象,要“忍痛割爱”。譬如画一个石膏头像,在观察头像时要指导学生将眼睛眯起来,有意识地把局部细节在视线中模糊掉,把复杂的头像当作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来看待。把整个头形看作一个简单的长方体,眼部可以看作一个球体来概括它。⋯⋯这些几何体又简单又明确,为作画时表现对象提供了方便。

又如画头发,有人一根一根地去描绘,如果局部地观察头发,头发确实是一根根极细的线。而整体地观察,头发是一块一块的面。表现时不是根根地去描绘,而是一块一块地去组合。否则,所表现的头发会使人感到琐碎而虚假。观察时只有整体地观察对象,才能准确地表现对象。观察对象要不断地比较,世界上的事物,没有比较就没有大小、长短之分,也没有明暗之别。要通过比较,去猎取对象的各种数据,以便正确地表现对象。

任何物体都是由整个大小、方向不同的块面组成的。线条只是为体现这些块面而存在的“媒介”。线条本身没有意义,弄清这些组成面的线条的来龙去脉,才能正确地表现对象。

手是眼睛的“代言人”,看得准才能画得出。“会看就会画”这是前人的总结经验,可见观察是绘画的先决条件。画素描必须是整体地观察,整体地画。但整体地画并不是说都是大片大片地涂,这样会弄得没法深入,或者画空。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这才是正确的。整体阶段不应不管局部, 钻局部又不能不管整体。应该把整体与局部辩证地统一起来。

画素描画要从找形的感觉入手,在起稿时,激动的心情是一个积极因素, 不能漫不经心,表现欲使你兴奋,兴奋时思维就活跃,观察就不会孤立和被动。同时在作画时要忽略形的尺寸,要重视形的感觉。要遵循徐悲鸿大师对学生“宁方勿圆”的教导。

画素描画时,更要注重空间分析和平面比较的找形方法。有时我们感觉到的表象与内在的合理性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统一,因此在素描中除了充分发挥本能的感觉能力外,还必须经过理性分析的过程,才有可能完整、全面地认识、表现客观物象。

空间的找形和平面的找形的方法是两种使形达到准确的方法,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空间分析找形法就是在正确认识三度空间的基础上,运用透视原

理分析处在三维空间中的体积在变为二维平面中所存在的位置。素描再现客观的过程就是把三度空间物质的存在,通过视觉转换,而以二维的平面形式再现,是以透视缩减原理为根据的。透视是一切立体造型的关键。二维画面的长和宽实际上是三维的概念,它不仅规定长宽,而且说明纵深。

素描还可以用平面比较达到找形的方法。对相对静止的石膏等对象,绘画是将主体压缩为平面再现立体。我们可以在既定角度把对象有意识地看成平面的,只比较平面的尺寸而不做深度的分析,这反倒有助于从三维的体积中找到成为平面时所具有的状态。这些想象中的平面用来与画面上相应的平面做相似形的比较。我们可以将表现对象靠前的局部透视状加强,以增强立体感。

黑、灰、白调子在素描画中的造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黑、灰、白是由高光、亮面、交界线、暗面和反光五个基本光度而形成的。这五个光度的分布,又是由光源与物象的特定位置所决定的。亮面一定面向光源,那一点点高光又肯定是以 90°角正对光源。暗面处在大于 90°的背光处;反光是地或背景的折射光而成为背光面的受光;交界线最重,在既不受直接照射光、也不受反光的地带,它往往是两个面的转折处。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方、圆、圆柱等基本形组成。亮与亮比,暗与暗比,灰与灰比,白与白比,这样才有可能比较出具体程度。我们还可以利用投影创造空间感。

素描的魅力就在于它构成了绘画的“坚实骨架”。学习素描要求认真、踏实、严谨、细致——因为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