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验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1.泥巴游戏,引发兴趣

学生进入学校后,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都觉得有趣。起先,笔者让他们尽情地玩泥巴,在这种“过家家”式的“泥巴游戏”中,学生兴趣都很浓, 也能做出不少东西来。但是,毕竟经验和技法有限,经过一阵子的搓来捏去之后,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这时候,他们都急不可待,希望老师能教给他们新的内容、新的技法。

  1. 实际出发,单个成形

用“泥巴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后,接下来笔者就因势利导,从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学生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笔者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都是把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物体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进行练习,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分析比较练习后,不但让学生较方便地掌握了同一类型或相似类型物体的基本捏法,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1. 由简到繁,多个组合

在掌握单个形体的塑造方法之后,笔者就让学生将各个单一的形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且配上一个动听的故事。在组合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按下列步骤去想去做:谁?在哪里?干什么?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按这个顺序去制作安排,大部分学生都能一边做一边随口念出故事来。最后,让他们对着自己的作品,编出一个故事来讲给大家听,有的作品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讲起来,故事却很长很动听,说明他们制作时,都是用“心”去做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在不断提高动手制作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泥塑与绘画相结合

经过每个单元的泥塑训练后,学生对物体的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就可以让他们以绘画的形式,将泥塑作品的内容表现出来。当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是先塑后画的。比较简单的,可以先画后塑,例如三册《交通工具》、《神气的大公鸡》等。适合画而不适合塑的,就以绘画形式来表现,例如《画彩虹》、《画太阳》等。可画又可塑的内容,笔者一般都要他们既塑又画,通过这样的交替综合练习后,不但提高了绘画、泥塑技能,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们在创作中,也能真正体会到创造性劳动的愉悦,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挖掘了自身潜在的创造力。课外时间他们也会时不时地在家长面前露一手,得到夸奖后,学习和创作的欲望也就更加高涨了。

(二)以点带面,以面带点1.以点带面

学校里有个泥塑兴趣小组,课外时间笔者常去辅导他们练习。实验班中, 有好几个泥塑造型能力较强的同学也在这个组里,于是笔者就将一些新的内容和技法先教给他们,再让他们去辅导其他同学练习。这样,以点带面,教师可以省去许多精力,而且他们在手把手的教和学中,建立了友情,培养了集体主义和互帮互学精神。

2.以面带点

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反应稍慢,不能马上领会或掌握新的内容。笔者就多指导这些学生,使他们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不做掉队的“点”,跟上整个“面”。对他们,要多鼓励,多帮助,使他们不自卑,树立起信心, 共同进步。

(三)多讲评,多办展览,多参观

每一堂课上,笔者都要挑几件做得较好的及有典型缺点的作品来,让大家一起来讲评,一起来谈谈对这一些作品的看法。多进行这样的讲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为他们指出了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多举办年级段、全校性的作品展览,多参观村里木雕艺人的制作工场,可以让学生在观摩欣赏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