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事业的理论墓 础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指出,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18 世纪后期大机器生产的建立,使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最终形成,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必然越出国界,把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纳入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之中,国际分工体系和生产国际化开始形成。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国际分工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当时的情况,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市场的扩大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资产阶级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马克思在上述著作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次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生产力向更高度发展,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经济的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达到空前的规模。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战后以来,世界各国的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增长。出口额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30
%的国家,在 1960 年占全球国家数的 19%;1970 年上升到 24%;1980 年进一步增加到 35%。进口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30%的国家,在 1960 年占全球国家数的 30%:1970 年上升到 35%;1980 年进一步增加到 46%。
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地分析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征。马克思指出:“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 494—495 页;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这样就
形成了 18 世纪后末期到 19 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即资本主义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分工——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
从 19 世纪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发展阶段。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日益扩大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造成殖民地经济的单一化和畸形化,从而使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的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
由此可见,并不存在抽象的国际分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因此,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必然带有强制、畸形和剥削的性质和特征,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相互分工互为市场的依赖关系,具有控制和被控制,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已经不是国际分工的最主要形式了。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建立在私有制生产关系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不平等性质是不会改变的。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激化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一般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中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再生产活动的;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薄弱环节中产生,它在经济建设中又必然面临着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的巨大困难, 必须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取得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存在着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建设是不行的。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正确选择进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进一步扩展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交流,为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强制和剥削性质的理论,我国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中一方面存在着相互需要、相互依存,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存在控制和反控制、剥削和反剥削的斗争。因此,我国利用国际分工必须坚持以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