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重点安排进口,调整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七届四次人大会议提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把发展电子工业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发展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逐步走向现代化。”我们应适应生产结构合理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本着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有利于节约使用外汇的原则。合理调整进口结构,把有限的外汇,集中用于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国家重点建设所必需的物资、农用物资和“以进养出”的物资。
(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党的十三大强调“进口的重点要放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就必须把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列为进口商品战略的重点。
为了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现代化应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和重点技术改造,以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国防、科技和农业等行业所需要的重大技术和装备为重点,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的引进, 提高其在进口中的比重。
一是确保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
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又是薄弱环节。我国不仅能源增长偏
低,而且利用率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系数在 50%左右,而我国仅有 28%左右,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缺电约 700 亿度,缺油约 500 万吨,据预测。在本世纪末前,能源紧张的状况将继续存在,能源紧张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加强能源开发,积极引进太阳能、核能、地热和电力、煤炭、石油、水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
交通、通信既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又是薄弱环节。我国铁路、公路通车里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海洋运输、航空运输也落后,目前我国运输部门只能满足全国运力的 60%左右,严重影响了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 为了改变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薄弱的状况,我们应重视电气化铁路、深水泊位和光缆干线等交通通信方面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
以钢铁、铝、基本化工为主的重要原材料工业,也是我国的薄弱环节, 在进口中要确保这些重要原材料工业的重点建设。
二是扶持机械、轻纺和交通设备制造等加工工业的技术改造。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0 年规划要求,到本世纪末,机械工业和轻工业的主要产品中 40%左右达到或接近国际较先进的水平,纺织工业的总体装备技术达到国际较先进水平。加工工业的改造与提高,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使我国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走上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道路, 我们应通过进口贸易,积极引进精密高效的机床、仪器、仪表等先进技术, 扶持加工工业,特别是其中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提高。
三是积极支持电子等先导产业的拓展。
电子、信息、航天、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等,是在高新科技领域中,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对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先导产业。我们要重视先导产业的拓展。目前限于我们的条件,可以先把重点放在电子和信息产业上,注重引进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 使之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现代化的带头产业。
(二)认真组织好重点建设物资、农用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在重点建设物资和农用物资中,由于种种原因难于在国内满足需要,例
如:有的原材料(钢材、纸张等)受生产水平所限,不能满足要求;有的工业原料(橡胶等)受自然气候影响,国内生产困难;有的矿产资源(铜矿等) 品位偏低;有的资源(金刚石、白金等)国内不足;有的地矿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与国际市场的作用,进口钢材、铜、铝、化肥、橡胶、木材、纸张等等重点建设和农业需要的物资,以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农业的发展。
“以进养出”,包括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品出口,进口主件或零配件,加工装配出口;以国产原料为主,进口辅料加工成品出口:进口饲料、肥料、种子、种畜等养殖种植农副土特畜产品出口,以及进口某些商品调换国内农副产品出口。这是一种利用国外资源,发挥国内劳动力优势,创汇增收的进口贸易方式。我们应保证“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
(三)适当组织生活必需品与国内市场物资的进口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保障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我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由于在不同时期受自然的、生产的条件和主客观的种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所生产的物资还不能完全保证人民生活的必需和市场的供应,还需要适当的组织进口。
我国进口的生活必需品,主要是粮、油、糖和棉花等。1990 年进口粮食
20 亿美元,棉花 9.27 亿美元,动植物油 5.9 亿美元,原糖 4.4 亿美元。1991
年进口粮食 16.4 亿美元。适当进口这些生活必需品,保证粮油供应的充足, 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它对于保证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农业的休养生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也有积极意义。同时, 从国际市场行情看,经济作物价格普遍高于一般粮食作物价格,在粮食作物中,大米价格一般高于小麦价格。如果我们发展经济作物出口去换取粮食进口;同时用大米、花生、杂豆等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的粮食去串换小麦、玉米等价格较低的粮食,则不但可以增加国内的粮食供应和储备,而且可以节约外汇,在效益上也是合算的,也有利于调整农产品的结构,发展商品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