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九曲黄河灯

南山归来暮霭重,西去七里黄河灯。

从乐都县城西行 3 公里多,便是九曲黄河灯的家乡七里店。每隔一年,

上元节前后 3 天,这里要举办一次大型的灯会,届时灯城辉煌,灿烂如白昼; 人山人海,俨如闹市。

九曲黄河灯规模大,花费人力物力不少,非一村一落所能举办。按传统, 由七里店、李家、马家台、水磨湾 4 个村子共同主办。摆成的灯城方圆九里三,每次要摆三千六百盏灯,这个数字都是有来由的。城分总城、城壕、胡同、内城、仪城等。整个布局像一座黄河阵,按八卦之象分为 9 城,中间为

紫禁城,其它 8 城即为乾城、坤城等。大城东西有两仪门,一进一出,象征两仪。四边有四处呈正方形的城壕,象征四象。9 城之间为长街,供游览者来往观灯。城上点几盏灯,插什么颜色的旗,都有一定规矩。

从正月十四晚上点灯,连燃 3 夜。灯会期间还要举行大规模的道场,高

幡上悬挂着阴阳榜,9 名阴阳先生身穿五色法衣,诵经 3 日。如果有愿为灯会添进香钱的,除赠馓子(油炸面食品之一种)一把,以茶水招待外,还要张榜公布。

关于乐都九曲黄河灯的来源,当地民间盛传这样的故事:明朝时,有位秀才每到湟水边散步,总会看见一位女子在哭。有一天,秀才发现那女人却仰天大笑。他奇怪地问为什么笑,女人说:“明天有人来替我了,我的灾孽已满,可以离开了。”次日,秀才专程来看到底是什么人来替那女人。只见一妇人抱着小孩骑着驴,涉水过河,刚到河心,妇人连小孩掉入河里。秀才大叫“救人!”妇人的丈夫赶上来抢出了妻子小孩。第三天,秀才又去河边,看见那女人又在哭,并说:“本来昨天有人已代替我了,可你偏叫喊不止,被她的丈夫拉走了,我什么时侯才解脱呢?”秀才突然明白:原来这是一个屈死鬼。阴鬼在白天大哭,是地方有灾之兆,要赶紧举办灯会,大作道场, 安抚冤魂,方能祛除不祥。不久,这位秀才考中进士做了官,便创办了九曲黄河灯。

这个传说表明九曲黄河灯的起源与原始的巫术祭祀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种祈福攘灾的观念至今积淀在乐都人的心里。他们说:“转了黄河灯,年年交红运。”每当灯城点亮时,他们争先恐后地去跑灯城,转城壕, 有的重病人还让家人用车子推着去转,以祈祛疾。当地人还有“偷灯”的习俗:凡没有儿女或讨不上老婆的,去灯城偷一盏灯,并不让火灭,高高兴兴地拿回家中。据说第二年便能娶妻生子,甚为灵验。当然,凡灵验者都要在下一次摆灯时,做上新灯送去,以拜谢神灵。

这几年,九曲黄河灯越来越壮观了。黄河灯已从“娱神”变为“娱人”, 成为乐都人的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