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小北京”的贸易
西纳川谷口是黑嘴子和多巴,沟通这两个村庄的是青藏公路。这条公路东起西宁,西经日月山、格尔木、唐古拉山等地,直达西藏拉萨。日月山以东直抵多巴乡的西边即是海东的湟源县。县因地处湟水源头地带而得名,县城是清代、民国时期便著名于世的边地贸易市场。
由多巴沿青藏公路西行,经过重峦叠翠、湟水流玉的西石峡,就到达了湟源县城。湟源在过去叫丹噶尔。清初时在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寺院东阔尔, 雍正初年毁于战火,后迁址重建于日月山下,是清代钦差大臣祭青海湖后, 与蒙藏王公会盟的地方。丹噶尔实际就是洞阔尔的异译。1829 年(清道光九年)设丹噶尔厅,1913 年改为湟源县。
湟源设厅县虽然时间不长,但这里是农牧业区的天然分界处,又是进出海藏的咽喉,所以历来为边地贸易之地。特别是到了近代,这里贸易十分繁荣。英、美、德、俄等国洋商云集,山陕等地客商也不甘落后,纷纷驻此贸易,本地各民族群众也积极参与,因而使这里的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甚至不逊西宁、兰州等城市,人们称之为西塞的“小北京”。
当时本地的生意人有两种。一种是“刁郎子”,实即经济人,从中牵线撮合,获得好处。这种人虽然做的生意不太大,但也有发迹起来的。民国时湟源有一位大富翁李耀庭,号为河湟首富,他就是“刁郎子”出身。其家产多达百万,所以人称“李百万”。在抗日战争时,他还曾出资组建了一个团, 让儿子当团长,东下河南抗击日本侵略者。
另一种生意人叫“歇家”。这些人都通藏语,有回民,有汉民,先为蒙、藏商人当翻译,后来干脆当居间商人,将蒙、藏民的羊毛倒卖给外商,从中获利。因为蒙、藏商人到湟源后歇脚于这些人之家,故称“歇家”。当时歇家很多,仅湟源县城主要的就有 48 家。
不管是刁郎子还是歇家,都通晓蒙、藏语,并因之而发财。一时当地汉、回民学习藏语、蒙语蔚然成风。然而这种学习是口头的非正规的学习,为了便于记住藏语单词,他们编了一套顺口溜。如:“天地难目地是沙,西番的女婿叫木华。”“难目”、“沙”、“木华”分别是藏语“天”、“地”、“女婿”的音译。通过这种方法,亦能加快掌握藏语的速度。因而在许多海东农村,大人还用这些顺口溜教儿童们学习藏语。这也算是一种形象的教学法吧。
学习藏语和市场贸易,这些都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区民族和牧业区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对外发展。所以,当时的湟源成了河湟地区的
繁华区,文化上也影响造就了一批卓育建树的人才,仅湟源县城就有代表北洋政府入藏劝服达赖归向中央的专使,有取得法国巴黎大学两个博士头衔的学者,也有英勇抗击日寇的英雄,有以犀利之笔抨击时政的作家。重视文化, 勤奋上进的风气,在湟源地区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