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房、黑帐房
在玉树公路两边,只要有庄稼地的地方就有藏族自然村落。那里便可看到藏族奇特的住房建筑。多石的地理条件,使他们充分利用石头来砌成平房和小楼,小楼有的竟高达三层,人们称之碉房或碉楼。其实,一般情况下统称为碉房,因为墙用石头砌成,门窗较小,给人的感觉是坚固、粗旷,形同碉堡。
碉房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麓小坡上,石头砌墙,木头横搭为楼,架以木梯上下楼。楼下是牛马圈和堆放杂物;楼上中间房内供佛,两边是卧室、厨房。如果是三层,最上层就是佛堂,中间一层住人,自然地把碉房划分为神、人、牲口三层,这与藏民族的宗教观念是一致的。那怕是再贫困的,只要有一间平房,正上面也必会供着佛像。
有些自然村落,如果村民集中,各家碉房还彼此相连,形成鳞次柿比、高高低低的楼群,别具风格。村中有来往小径巷道串通,与汉地的村庄有点相似。过去有钱有势者还独自盖起碉院,正面主楼三四层,其它三面平房回廊,院中设花坛种植花草,显得幽雅洁静。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玉树州府的有些藏民还用钢筋砖瓦盖起了具有传统形式的新楼房,楼房上玻璃窗洁如明镜,楼檐下挂着印有经文、佛像的遮阳彩布,既诵经礼佛又实用。屋内有精致讲究的传统藏式家具,又有现代化的电视机、录音机甚至冰箱、音箱,真可谓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于一室, 生机勃勃,令人羡慕。
在广阔的草原上,牧民们住的还是传统的牦牛帐蓬。这种帐房用牦牛毛编织而成,厚实保暖,冬暖夏凉,一般呈黑色。所以过去国内外考察者、旅行者都把它叫作“黑帐房”,并以此代称玉树、果洛及川西部分地区的藏族。乾隆时诗人杨揆随军进藏,路过玉树草原时作诗歌咏藏区风情,称“三十九族番人,皆居黑帐房”。另一位诗人也记载道:“呀那(即黑帐房),织用牛毛,即口外所称黑帐,制无方圆,随地支搭。”
牦牛毛帐房一般都用木棍支起,顶上中间开一条长约一米、宽约 20 厘米的口子,用以采光和排烟,冬天风大天寒时则用专门的毛毡覆盖。帐房内中间是锅灶,灶后是招待客人的桌几,最上方挂着或供着佛像。两边是休息的地方,铺有毛毡或羊皮。如果有客人到来,主人便高兴地请到帐房里,落座于左边,端上香喷喷的奶茶或酥油茶,热情招待。
碉房是半农半牧定居者的住房。黑帐房则是游牧者的住房,并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