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热水吐蕃墓群
青藏公路向西延伸,又向南而去,穿过都兰县城察汉乌苏。从这里东南约十多公里处,便是吐蕃早期的大型墓葬群。
热水大山像一座大靠背椅一样横亘在群峰之中,前面是奔流的察汉乌苏河,山脚河畔一座小丘突地而起,背山面水,犹若雄关。这下面埋葬着吐蕃人和大量随葬品。这奇特的风水使人发问:难道吐蕃人也讲究阴宅之学吗?
这里共有墓葬 200 余座,其中有一座最大。墓堆高 11 米,东西长 55 米,
南北宽 37 米。墓堆下面还有 3 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围墙,高 1 米,宽 3
米。往下每隔 1 米左右,就有一层横跨墓丘的柏木,粗细一致,显然是经过
精心挑选的。这种柏木层共有 9 层。考古工作者说,这种墓造式以前还没有发现过。
墓中除了所葬主人外,还有不少陪葬墓等,很有原始风格。比如动物陪葬墓用石块砌围而成,里边有 70 多具马、牛、狗、鹿等动物遗骸。再往下是由五间屋室组成的陪墓室,中间为木棺,东西南北四室是石室,各室之间回廊相连,随葬品也很多,如木雕、古藏文木片、彩绘木片、木制餐具、衣饰等。
特别是从中、南两室出土的丝绸品数量多,种类全,有不少如西域人图像、织锦袜等,还是在我国首次出土。其中一些来自中原,还有的来自西亚诸国,有的纺织方式,此前还没有发现过。这些丝织品的质量很高,至今色泽鲜明,图纹清晰。这些文物的出土,对研究吐蕃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因此, 热水吐蕃墓葬的发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被国家列为我国 1983 年重大考古发现成果之一。
从随葬品可以看出,墓中所葬主人是唐代早期的吐蕃贵族,当时他们还处在奴隶社会阶段,因而实行殉葬制。
吐蕃原是活动于西藏山南一带的部族。6 世纪后期,其首领囊日松赞征服了周围的一些部落,形成了暂时的统一局面。不久,囊日松赞在贵族们的叛乱中丧生,他的 13 岁的儿子松赞干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先后征服了西藏各部落,统一了西藏高原,并将首都从山南迁到了拉萨。9 世纪初时, 吐蕃已强盛起来,还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
当时,吐蕃政权还仅仅占有西藏等地,青海大部是吐谷浑的土地,据说都兰县还一度是吐谷浑的中心。唐高宗时,吐蕃大举东进,消灭了吐谷浑国而占领了青海。从此,为了与唐朝争夺河湟以及青海湖地区,吐蕃贵族中的不少高级将领在青海统兵戍守,与唐军作战。有的还留居青海,成为青海藏族的祖先。因此,估计热水吐蕃墓中的主人就是征战戍守青海的吐蕃高级将
领。
都兰一带是吐谷浑时期丝绸南路的过往地,东西方丝织品在这里遗存或被吐谷浑人收藏,尔后由吐蕃贵族取为己有,随葬墓中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也不能排除吐蕃占领青海后继续通过丝绸之路同西域贸易的可能性,只不过没有文献资料可以佐证。
看惯了中原帝王将相的陵墓,再来看看青海吐蕃贵族的墓群,会出奇地发现作为民族头面人物具有的共性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