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难忘的酥油糌粑
“我俩是木碗里的酥油糌粑, 一定要捏成一个疙瘩。”
这首民歌形象地说明了酥油和糌粑有不解之缘。草原上的藏族牧民用酥油拌和上糌粑,那是最好吃的日常主食了。
“糌粑”是藏语,意思就是炒面。青海过去主产青稞。这种植物耐寒耐旱,适宜高原气候。磨出来的面比小麦面黑,但充饥方面远胜小麦面。当地群众把青稞炒熟后,在石磨上磨为粗面,即为炒面,藏民叫做糌粑。
糌粑的优点是可以长期贮用,不易发霉,而且只要有水,无火也可食用。在山野之间,有时可以就着泉水、积雪吃。农村的一些小孩到山泉边,一人在上游将捏成团的炒面放在水里,顺流而下,一人在下边几步远的地方等候, 一口连面带水吸入,叫做“下炒面嘎儿”。“嘎儿”就是小面团之意。
平常食用时,碗中盛好奶茶,上边再放上糌粑、酥油、曲拉(牛奶分离出后的干渣)以及白糖等,然用拌匀,捏成小团食用。
能不能拌好酥油炒面,这是测试一个人是否在牧区生活过的试卷。如果是第一次到牧区,面对着主妇端来的炒面碗,只能望“碗”兴叹,无法拌吃: 稍一动手则炒面撒下碗边,茶水则从另一边溢出来,让主妇看了笑话。而本事高超的牧民则不然。他们先用食指从碗里的炒面中间向下轻轻两捣,然后从碗边一点点挤压,边挤边转碗。等挤压到差不多了,一手仍转碗,另一手
则用拇指抠住碗口,其余四指连同掌心压在上边搅拌、捏压,不大一会儿,一碗干湿正好的酥油糌粑便拌好了。再看碗下边,一点儿面也没有落下来。吃时,你要一边将糌粑捏成“嘎儿”,一边就着奶茶吃,方清香甜润,
可口宜人。因为这种搅拌食品是奶油、面粉等东西合成的,热量大,营养高, 吃了一碗长时间内不饿,而且能抵御寒冷。
在外乡人看来,也许这种酥油糌粑实在不起眼,可是牧民们非常看重它。不管是出外放羊,还是出门旅行,包里总要装上糌粑。如果客人到自己的帐房里来,主人定会端上酥油糌粑予以招待。在农业区,人们还自豪地自称是“青海的炒面头”。他们在“花儿”中还这样唱道:
炒面拿来茶端上, 酥油白糖地拌来; 花花的枕头双摆上, 亲亲热热地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