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跳 ”
“跳”(读 biàbiang 提汉族对土族巫师舞蹈的叫法;“”是摹拟鼓声的像声词。土族自称为“勃勃拉”,译过来就是“巫师表演的跳神仪式”。
过去在互助县有固定的跳神时间和地点,如二月二、三月三、三月十三、三月十八、四月初八、五月初四、十月十九、腊月初八等。各地都有规模不等的“跳”会。
跳神前三日,村子中人要闭斋三日。跳神的那天,在庙院或宽大场院里供奉起当地人信仰的神祗,煨桑焚香,点燃香灯。村民又在场中立起高三十三尺的神幡,据说象征着上达三十三天;幡杆下端埋进土中一尺八,表示下通十八层地狱。神幡上插有象征日月的馒头,周围绳子上还拴有装五色粮食等物的小包。幡杆上还挂有各类装饰幡,飘飘扬扬。整个气氛肃穆神圣,奇异神秘。
跳神的巫师,头顶黑色方瓦帽,身穿黑色长服,外套四面开叉的女裙衫, 腰系红带,呈半男半女或道师的模样。也有的直接装扮成女性,头饰假发, 腰束护生牌。单面羊皮鼓一响,巫师就神神怪怪地上场了,或单或双,不一而足。其舞蹈动作有简有繁,夹杂武术翻滚动作。本领高强的还能从几人高的桌子架上跳翻而下,有的还能往沸腾的油锅里捞取东西。
跳神者表演的越“狂”(即惊险、有力)越受好评。所以,过去河湟农村把胡言乱语、不务正业者就叫作“”,意思是不正常。
这种跳神实际是为了娱神。关于其来源,土族群众中还有多种传说。在互助丹麻乡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放羊娃在山沟放羊,他听见一种声音,在反复询问:“山开了没有?”放羊娃见四周无人,遂不予回答。有人知道后,让放羊娃带上馒头,如听有人问,一边回答“开了”,一边将馒头掰开。放羊娃在次日闻声后照办,只见山崖裂开,内有一尊董家娘娘的金身塑像。村子里便把塑像奉回村中,尊为地方保护神。她既然保护了地方,每年腊月初八就要跳神祭祀,其目的显然是为了乐她,让她更好地保佑地方。所以在跳神时,如果将装五色粮食的包扯开,里边的红枣、花生、果子、小馒头等洒落,观众纷纷抢夺,据说抢得者便有喜事。
“跳”是一项古老的原始宗教性质的活动,西宁地区过去也有, 可是现在早已绝迹了。而在互助土族这里,却能观赏到这一奇特的神秘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