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文化包围中的蒙古族
从泽库县城南行,便是黄南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这里居住着将近两
万蒙古族同胞。
自青海湖以南一直到甘肃省的甘南州,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藏族地区,河南县的蒙古族四周被藏族区域包围着,形成了藏文化包围中的蒙古族“孤岛” 局势。然而,他们与周围藏族和睦共处,几乎没有过什么矛盾纠纷。
这里的蒙古族基本上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他们住蒙古包,穿蒙古袍,豪放大方,热情好客。但由于受了佛教和周围藏族的影响,有些习俗已与藏俗趋同,比如,人死后实行天葬,饮食习惯等。最明显的就是普遍操藏语,除了一些老年人会说蒙古语外,年轻人大多已不会蒙古语,至于在文字上更是通用藏语文。
在河南县,你可以领略到既不同于藏族又不同于其它地方蒙古族的河南县蒙古族风情。这是由历史和宗教的原因造成的。
清代初年,从新疆迁来的和硕特蒙古人的一部分就游牧于此地。雍正初年划分青海蒙古 29 旗,在河南县就有几个旗,和顶特亲王察罕丹津是这一带的总管。这位亲王是崇信佛教而且对佛教贡献很大。早在 1709 年(康熙四十八年),在他的支持下,在临近河南县的甘肃夏河县建成了拉卜楞寺。后来, 他又使拉卜楞寺发展成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其它五大寺院是青海的塔尔寺,拉萨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后藏的扎什伦布寺。在培尔寺大金瓦殿的大规模改建装演中,他也出大量金银资助。在扶立七世达赖喇嘛的艰难历程中,他又出过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他被清王朝晋封为亲王,因其辖地在黄河以南,所以俗称“河南亲王”。
雍正初年,青海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叛乱。而他是为数不多的坚决反对者之一,因而他更受清王朝的信任,另眼相看。
正由于他既扶助了藏传佛教,得到蒙藏僧俗群众的拥护;又反对分裂, 得到了中央政权的倚重。上下关系都很协调,所以其部落在河南地区定居壮大,并与周围藏族和谐相处。直到解放前,其后代即河南亲王在当地蒙藏群众中很有威望。
解放以后,在河南蒙旗的基础上成立了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实行了民族自治。经过 40 多年发展,这里的蒙古族文化有了新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