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山下文物多
娘娘山下,大通川里,文物众多,有些还是举世瞩目的珍宝。娘娘山麓的清水沟,有一座在高原上有名的柴家大坟。整个地势十分符合阴宅风水要求,南北两水,左右怀抱而出,在墓前汇合。墓上石兽危卧,苍松参天。这是明代山海关总兵、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柴国柱之墓。柴国柱是大通县人,以军功升迁,历任陕西总兵和甘肃总兵,在后金屡败辽东明军、形势危急时, 调赴辽东,先镇守山海关,旋即出关,率军与努尔哈赤抗衡,屡有战功。后积劳成疾,回家乡养病。朝廷几次派员召他赴京,率兵镇御辽东,结果行至甘肃境内便昏迷不醒,后连呼“上马杀贼”而逝。其子副总兵柴时秀则战死辽东。朝廷为表彰其功勋,曾在西宁建父子元戎坊,并为柴国柱厚葬,由兵部尚书撰写墓志铭。这块墓碑已作为文物收藏在青海省博物馆。他的另一个儿子柴时华任至甘肃总兵。史称柴国柱“壮勇多智,善骑射”,“诚一代之边将”,“至其生平,居家孝友,处邻仁厚,尤为一乡所敬爱。”家乡人至今亲切地称为“柴总兵”,原来在老爷山上还建有规模宏大的柴家大殿,现已不存。
娘娘山东北的后子河乡上孙家寨村,因为出土过几千年前的珍贵文物而知名于国内外。
1973 年秋天,这里出土了一件举世关注的五人舞蹈彩盆。盆的内壁绘有三组五人舞蹈图,图案清晰,舞者手拉着手,动作整齐,而头饰和尾饰等摆动方向一致。
关于“头饰”,研究者认为是舞者的发辫。对饰于背后下腰部的“尾饰”, 有人认为是“兽尾”,是以狩猎为主的原始先民,表现当时的狩猎活动。有人认为是羊的尾巴,表明舞者已进入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阶段。还有人认为, 头饰象征鸟羽,尾饰象征鸟尾,双手则是鸟儿扇动翅膀的动作,因而这是模拟飞鸟的舞蹈。如此等等,莫衷一是。
据测定,这是距今 5000—5800 年前的彩陶,属于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窖文化类型。彩盆一出土,便轰动了文化界,纷纷作为自己研究领域的早期珍贵资料,历史学家说,这说明那时的中国人就已经具有了高超的制陶技艺,美术家说这是中国最早的美术作品,音乐家说这是音乐歌唱的最早的实物,舞蹈家说这是最早的舞蹈实录材料,民间文化学家说这是典型的早期原始巫术活动的记录,哲学家说这彩盆包含着中国人原始的哲学思想,甚至搞体育史
的也声称:这是最早的艺术体操!彩盆照片被当作中国古文化的代表作之一而广泛引用。至于故乡的青海人那就更是为之自豪了。
1973—1977 年之间,考古工作者又在上孙家寨发掘汉墓 127 座,共出土文物 1O,000 余件。其中有一枚“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篆书阴刻,古朴典雅,印钮呈一峰卧式骆驼。这枚官印的发现说明了匈奴民族曾在这里游牧过,而且与汉王朝关系密切。说不定今天的大通人中就有匈奴人的后裔。在汉墓中还出土了一批汉代木简,木筒记载了汉代的功爵、等级制度、
战绩赏赐、军队编制、武器装备等情况,是研究汉代军事的珍贵文献。此外还有银壶、陶仓、珊瑚等,种类繁多,文物价值颇高。
这些文物大部分收藏在青海省博物馆,和青海其它地方的文物一道受到政府的保护,供学术界研究,供游人观赏。因此,要亲自目睹这些珍贵的文物,倒不必去上孙家寨,而在西宁就可一饱眼福。在博物馆,你可以全面而系统地了解青海的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