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教结合,相得益彰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这语文教材学习过程分三个阶段,教学重点和编排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第二阶段, 着重培养学生记叙、说明、议论能力;第三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鉴于此,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安排单元的匠心,从而发现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既有联系,又有其各自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只要注意了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的相互结合,就能使学生学到扎扎实实地基础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教读课文的理解,提高其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仍以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教读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自读课文《羚羊木雕》都是记叙文,内容上都是通过对事件的记叙,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但表现手法都不一样,各有特点。《这不是一颗流星》以熊皮手套为线套,赞颂了阿婆一世的为人, 从而表达了孩子对阿婆的真挚感情,用的是第一人称写他人,表现手法是倒述;而《羚羊木雕》则用了第一人称写自己,重点用插叙的表现手法,忆及了“我”和万芳间的真挚友情,再如:教读课文《背影》,作者以抑郁的心情为线索,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四次描写,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文章中心;而《短文两篇》中的《散步》则是另一种情形。《散

步》开宗明义点明题意,并始终以欢愉、深沉的感情基调来组织材料,表达了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自、教结合,相得益彰。通过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的相互结合,一方面,使课文起到配合、补充和延伸的作用,使学生知识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另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讲读课文的理解;再者, 它能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技能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