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情”“点”“识”,自学辅导

山东烟台市菜山区初家镇三中 孙宝琮

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自学辅导,也必需符合这一观点。整个辅导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即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能力,形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过程。因此,在自学辅导中,我一直按“线、情、点、识”来进行。

“线”,就是在组织自学辅导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设立问题。依据这条线路,师生进行活动。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设计如下线路:

  1. 粗读课文。简要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并划出生字、难词, 加拼音或解释(如,长吟.、确凿.、陌.生、倜.傥.)。

  2. 细读课文。课文题目表示地点转移,按照这个意思,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3. 第九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地方运用排比、反复、拟人的修辞?

  4.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描绘了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依次说出描绘的 15 种景物、四件事。各运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生动准确地修饰它们?作者描绘自然景物的顺序、角度是什么?

  5. 第七自然段写捕鸟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动词?它们起了什么作用?

  6. 百草园在作者心目中是乐园,从哪些方面写出?你喜欢哪一段?熟读几遍,抓住重点词语背诵下来。

  7. 归纳第一部分写作内容和写作特点。

以上是教师为学生自学设线铺路,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线铺路。就是在一个单元学习完以后,让学生借鉴同类课文,把自学课文的线路铺设出来,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一起学课文。如在教学《论各尽所能》一课, 有的学生自设如下问题:

  1. 本文题目标明什么体裁?表示什么论述中心,“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作者为什么取其一?

  2. 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论证?在论证中心之后,又安排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

  3. 文章中心论点怎样提出?采取哪些论证方法,语言有什么显著特点?

    在设线铺路中,要遵循不离大纲、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由易到难、循

序渐进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学有所获。 “情”,就是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溢出一股干劲,迸出一股动力,满

腔热情,积极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激情思考、激情问答、激情评述(品评叙述学生回答的问题)。为了达到这种情景,所以采用记分、评比办法。如对学生的发言,按先后、按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 师生一起给予评分记录,当堂公布记录情况,给予评比。而且每周一小评, 每月一大评。

在激发学生兴趣中,不搞一刀切,而是针对问题难易和学生基础分别对

待。注意灵活性、伸缩性。如有的问题,一时学生难以解答,可临时变换问题角度,解答时只要有创见性,基本符合要求就给予肯定。

这样,那些思维敏捷、积极发言的学生,发言更积极了;那些懒于发言、轻视发言、不愿发言的学生争着发言了。一旦课堂上学生发挥出主动性,积极地去完成各种活动任务时,他们的智能和个性品质就能得到发展。

“点”,是在学生沿线路学习回答问题时,如有疑难,教师精讲点拨。如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回答第二自然段作者描绘自然景物的顺序、角度回答不准确不条理时,教师将学生回答的景物按顺序写在黑板上,然后提醒学生从所处的位置、特性分析,用一条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学生看后总结回答:作者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低到高,从高到低,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的顺序巧妙地描写景物,领会到作者写作的匠心。

以上说的是教师精讲点拨,还可以让学生议论点拨。当某个问题学生发言卡壳时,同学之间可以稍微议论一下,共同研究如何回答,从什么方面回答。如前面提到的教学《论各尽所能》一课,“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作者为什么取其一?有位同学在互相议论后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作者取其一,表明“各尽所能”是论述重点,这个重点是针对一些片面现象而确定的。这个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后者往往有人强调,而前者更往往有人忽略,这样做,是为了澄清思想,达到启发、教育人的目的。另外作者取其前,可扣题论述,防止平均用力。

无论是教师精讲点拨,还是学生议论点拨,全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重心在学生。学生全面参与,沿着自学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识”,有两种意义,读 shí 时义为知道、识得、辨别,读 zhì 时义为记住。这里的“识”二者兼而有之。“识”为自学辅导的第四步,这是因为学生在设线铺路、激情活动、点拨议拨之后,对所学的课文知识应该有一个识记小结, 总结归纳。在识记中,既要知道、认得、辨别所学的知识,又要对所学的知识加强记忆,还要探索学习规律。为达到上述几方面,除口头叙述总结外, 还要进行一些巩固提高性练习。如在教学《海燕》第二课小结时,首先让学生回答读《海燕》后思想上受到什么启发?再辨识散文诗与散文的不同?其次回顾课文象征手法的运用,举一些常见事物(如青松、雄鹰等)说出它们的象征性。最后的练习是:1.回忆作者在全诗中描绘的三幅图画,朗读背诵第三幅图画:“狂风吼叫⋯⋯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2.作课后二、三题。

识,是学生教师的双边活动。学生小结,教师归纳,重在情意和知能两方面,重在完善知识系统,揭示客观规律,总结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