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循善导,启发寻疑

“教学是一种信息的相互传递”。一般情况下,由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反馈信息,体现在课堂上,则是由教师将要达到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回答,以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来完成对课文的分析,课堂教学程序当然能有条不紊,但单调、机械也显而易见,它未能完全“解放” 学生,发挥其“自学”的能力,学生“思”而未“疑”,因而难以长时间维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扣“疑”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我设疑”为原则,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己从课文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或将所设之疑进行归纳、概括,用语言表述为课堂提问,让学生相互讨论或求教老师以获得问题的答案,启发寻疑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从如下两方面下功夫:

其一,激疑。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对文章的分析,将其智力活动保持在积极的状态,是扣“疑”导学的关键。形象而切题切景的导语、巧妙的悬念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的有效方法。对课文的背景的生动介绍、作者生平成就的扼要补述、作品艺术特色的准确评价,都能激发学生一窥究竟的欲望,引其自觉深入课文,围绕目标进行思考,而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巧妙暗示、点拨更能如水入油锅,将学生沸腾的思维拨得更热烈。同样,让学生认识到能设计出问题也是一种成功,再配合教师科学的组织,可将各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都纳入对课文的分析之中。

其二,引疑。受学识或思维能力之限,学生对课文的分析、总结、归纳有时会出现“断层”,或将其某些必须分析的内容丢却在一边,或分析得总得过于肤浅。这时,教者要有引疑之法,或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或旁敲侧击,指点迷津,启发学生抓住关键问题,层层设问,挖根究底,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分析、把握,才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要求。如《孔乙己》一文,鲁迅先生安排丁举人来打折孔乙己的腿, 可说是匠心独运,如果不分析这一点,就无法领会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与鞭答,无法领会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与腐蚀,但学生设疑时,却难以把握这一点,容易忽略。为了引导学生分析,我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这一节,适当加以点拨,相继有人设计出这样的问题:丁举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打折孔乙己的腿?最后有人提问“课文为什么要安排丁举人来打折孔乙己的腿?”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已达到一定的深度。